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皆重水
栏目分类:中医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5   浏览次数:

一部《内经》也是一部水的《内经》 水在古代传统思想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渗透到了《黄帝内经》等传统医学典籍中。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宝典和第一部生命智慧百科全

  一部《内经》也是一部水的《内经》 

  水在古代传统思想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渗透到了《黄帝内经》等传统医学典籍中。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宝典和第一部生命智慧百科全书。书中大量关于水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水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水之于养生、健康的重要意义。一部《内经》,简直就是一部关于水的《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腧穴、气血津液、诊法等方面的认识都贯穿了水的概念,在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也体现了通过治水来达到调整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思想。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夏丽娜副教授说,在生理上,人体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的形成及五脏六腑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在病理上,人体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及五脏六腑功能的失常表现都可见人体水液聚散失常之象。 

  据统计,“水”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375次,水被赋予了多种丰富的内涵。中医认为水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物(包括饮用的水)中的“水”进入人体后经脾(脾主运化)、肺(肺主通调水道)、肾(肾主水)、膀胱(气化)等脏腑的代谢,生成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微),润滑脏器或营养全身,其代谢的废物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水谷精微在体内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可以化为“津”、“液”、“血”、“精”等一系列属于“阴类”的物质。 

  中医还认为水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可相关,最相关的二脏为肾和脾,肾阳和脾阳是水液代谢的原动力,当肾不能主水,脾不能运化水湿时,体内就会出现水液潴留,导致水肿等疾病的发生。 

  历代中医养生的大家无不重视养“精”。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表现。人体缺水时则“精”无以充。必然导致衰老或疾病。养生者必重视养“精”,养“精”一定会适时适量地补充阴液,即水。 

  以水养生,先辨清体质 

  夏丽娜教授表示,科学补水,以水养生,讲究的是在对的时间,喝对的水。首先晨起当喝水,经过一夜睡眠后,肠胃基本排空,饮下的水很容易被吸收,且排毒效果最佳,晨起宜空腹、小口慢饮。一杯为宜。其次是下午14:00—17:00宜喝水,中医认为此时段是足太阳膀胱经运行之时,利于排除体内废物。另外是晚上入睡前宜补水。睡眠时人大多数器官处于休息状态。水耗减弱,睡前适时补水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另外在运动之后、房事之后、感冒发烧之时、空调房工作之时、女l生月经期等特殊时段也宜多喝水,以补充相应时段因消耗过度而导致的体内水液之不足。 

  中医认为人与人的不同,就是人的体质的不同。针对不同体质的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应有所差别。同样,不同体质的人,饮水也应有所不同。 

  中医所谓人的体质是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的,不同的人其体质可能不同。夏丽娜教授表示,中医对体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多见的体质分类共分为9类:分别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那么,这9种不同体质的人如何饮水才是科学的呢? 

  平和质的人阴阳基本平衡。饮水量宜适中。阴虚质的人容易夜间盗汗,体内阴液不足,也容易生内热,故饮水量宜多,宜饮偏凉的水,以养阴清热。阳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液,饮水量宜少,宜饮温水,以温化水液。气虚质与阳虚质的人有所相同,气虚质的人常白天自汗,动则尤甚,饮水量宜适中,宜多次少饮,避免冷饮,因冷饮可损伤脾胃。瘀血质的人血液粘滞,易生血瘀证,出现疼痛性疾病,从美容的角度看也最容易出现皮肤粗糙,此类人的饮水量宜大,温水较好。对于血瘀质的人,饮水量多可能有美肤的作用。痰湿质的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异常,表现为口渴,但饮水量不宜多,少量多次饮温水较好。湿热质的人在广东地区较多,体内湿邪不化,加之热蒸,体内常缺水,但不欲饮,宜多次少量饮水,空腹饮水较好。气郁质的人常有肝气郁结,空腹饮水体津液流通,有助于疏肝理气。特禀质的人根据缺水的程度适量补水较好。 

  以水川药,先辨清水性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需物质,水既是溶媒,也是药物。在《证类本草》、《金匮要略》、《本草备要》、《本草纲目》等许多著作里,水的药用价值都被大量提及。 

  其中的集大成者,首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历代本草书提及水类约30余种,而李时珍对水更为重视,《本草纲目》把水集中为一部,并把水列为各篇之首,集水之关于药食者,共43种。 

  而水之特性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随着季节、地域、环境、人为加工等因素而有所改变。历代医家根据水的这一特性及功用,对水做出了多种分类,并根据不同的类型给出对应药用价值的阐述。 

  常见分类有长流水、急流水、顺流水、雨水、露水、雪水、井水等多种。 

  急流水,因其有速急而达下的特陛,所以多用以煎煮通利二便及治疗足胫以下之风药。据说有人病小便不通,很多医生不能治,而金代著名医学家张子和只把煎药的水换成急流水,用它来煎取前药,借急流水通下之功而取得奇效。 

  顺流水,性顺而下流,与急流水下行之性类同,所以常用来煎取洽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二便的药物。 

  雨水即《黄帝内经》所言“天气降为雨”之雨水。《本草纲目》认为雨水咸、平,无毒,并根据时令的不同分为立春雨水、梅雨水、液雨水。立春雨水其性始得春升生发之气,能资始发育万物,多用来煎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的药物。液雨水是指液时之雨水,立冬后10天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入液、出液间所降的雨称为液雨。古人认为,百虫之所以伏蛰与百虫饮液雨水直接相关,百虫饮液雨水后皆伏蛰,至来年春雷鸣时才起蛰,因此液雨水有使百虫伏蛰之力,所以多用液雨水来煎煮杀虫消积之药,以助药效。 

  露水,是附着于草木上的小水珠,秋天露水多时,可用盘收集。在古人看来,露水是极具养生价值的无上妙品,所以贤人雅士常采集露水以备用,或用以泡茶,或用以酿酒,或用以治病。《本草纲目》中介绍的露水有百花上露、百草头上秋露、柏叶上露等多种,每种都随物性迁,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而柏叶上露有明目作用。露水中的秋露水,是在秋天露水多时采集的,此时的露水禀秋之收敛肃杀之气,多用于煎取润肺杀虫的药物。 

  雪水,《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称其为腊雪,可能是因为一般收取腊雪而不收春雪。腊雪即农历十二月间降雪(即腊雪)所化的雪水。据《本草纲目》载,腊雪有特别功用:“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实,不至蛀蠹。”对于腊雪的性味,《本草纲目》认为其性甘、凉,无毒,《本草备要》称其性甘、寒。所以腊雪性属阴,为寒凉之品,用来煎煮,治疗伤寒火喝的药物。 

  井泉水,井泉水并不是井水和泉水的合称,而单指井水。清晨时第一次打的水,称为井花水,其天一真精之气浮结于水面,所以用来煎取补阴的药物。还可以用来煎煮治疗痰火、调理气血的药物。 

  实际上,历代医家用于煎药的水远远不只上述这几种,还有很多未论及者。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