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养生备于理:食粥有大益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9   浏览次数:

陆游“食粥寿仙”诗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注释

○学长年:学习延年长寿的方法。

○宛丘:张耒(1054—1114),宋代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详情参阅本书第九编《历代名家小传》“张耒”。张耒撰有《粥记》,介绍的食粥养生法。详情参阅本篇附录。

译文

世人个个都争着学道延年,不明白养生妙方就在眼前。

我学得宛丘介绍的平易法,只将食粥健身而成为神仙。

养生旨要

陆游在许多诗句中,常常提及食粥对延寿的好处。他认为,经常食粥能延年益寿。他在《薄粥》一诗中说:“薄粥支吾未死身,饥肠且免转年轮。”还说:“老便黎粥美,病喜栗浆酸。”认为老年人消化能力弱,稀粥利于消化,易被人体吸收,于长寿有益。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食粥能培养胃气,滋生津液,又易消化,对老年人或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尤为适宜,实为养生佳品。

养生备于理:食粥有大益

陆游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陆游从食粥角度谈饮食养生之道,向为历代学者、诗人和养生学家所称许而传诵不衰。从医学和营养学角度看,食粥是一种很好而易行养生法。用大米、小米、糯米等经煮熬而成的稀饭,古人称之为“糜粥浆养”。

因为粥能培养胃气,滋生津液,容易消化,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者的调养以及产后、病后的康复调养,如果再加入合适的补品或中药,就是食补中的“粥补”、药膳中的“药粥”。对体质虚弱,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食药粥是非常合适的调养方法。有关专家说,有利于老年人保健强身的药粥数以百计,如淮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百合粥、米仁粥、枸杞粥、羊肉粥等等。

现代研究表明,玉米粥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并具有可延缓细胞衰老和脑功能退化等作用,对现代常见的多种癌肿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粥的发明,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早在《周书》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之说,《礼记·月令》中明确写道:“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有笔记:“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所以,他给朋友徐十二写过一封信,力主他多吃八宝粥,可以延年益寿。并说“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几百年过去,人们吃粥时就想到他,清代高州教谕李有祺《竹枝词》说:“闲来旅食思坡老,粥煮黄鸡卖到明。”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澡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饮食之间耳,故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粥,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被古人誉为“神仙粥”、“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元代《寿亲养老新书》中粥的种类多达30余种,如地黄粥,山芋粥,栗子粥,百合粥等等。明代名医李时珍说:“煮米为糜,使糜烂也。粥浊于糜,育育然也,止消渴烦热。”《本草纲目》记载粥类54种。明代养生家高濂《饮馔食笺》粥糜类载有粥88种,清末黄云鹤的《粥谱》,集粥品之大咸,举出239种。可见,粥在我国真是贫富皆吃,老少咸宜的食物。

食粥在古代是一种养生方法,也是一种饮食时尚,达官巨富、公子小姐都喜欢食粥。晋代富豪石崇曾“为客作豆粥”。《红楼梦》第八回,就写贾宝玉爱吃“碧粳粥”。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患肺病,每天早上都吃“燕窝粥”,据说最滋阴补气。第五十五回写老祖宗贾母,是一位很懂得养生的老人。她绝少吃饭,所以每次酒筵上都为她备了各种高档的粥品。

养生备于理:食粥有大益

食粥养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碧舟所撰《粥疗歌》是首五言药膳诗歌,介绍了许多种简单而又可行的“粥疗方”,现转录于此,供读者来信阅读参考。其歌曰:“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要得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治理血小板,煮粥花生衣;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苡仁;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附录1:

[春秋]《礼记》“粥宜养老”说

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礼记·月令》)

附录2:

[古代]佛教戒书“粥有五益”说

粥有五事利身,一者除饥,二者除口渴,三者下气,四者却脐下冷,五者消宿食。

(《萨婆多部十诵律》第二十六)

编者注:《萨婆多部十诵律》简称《十诵律》,佛教戒律书,后秦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等译(61卷)。相传律文原有八十诵,大迦叶传承以后至第五师优波掘多始删为十诵。据佛教学者考论,在传来中国的四部广律中,此律翻译弘传最早。晋、宋、齐时,已经盛行,梁、陈、隋之际,南主英匠更是专门弘扬此律。先是鸠摩罗什在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从专精《十诵律》的卑摩罗叉学习,旋卑摩罗叉来华后,在长安补译和删定译本后,即携带此律至江陵(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各地弘扬,江左慧猷从他受业,后大弘《十诵律》,为一时宗师。

同时有河内僧业游长安,从鸠摩罗什学《十诵律》,后弘化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又赵郡慧询也从鸠摩罗什受学,后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大开律席。僧业弟子慧光、僧琚等也常讲习此律,颇具心得。此外,尚有慧曜、昙斌、玄高、僧隐、智称、僧祐等,均为《十诵》名匠。时僧尼竞相传抄。[梁]慧皎在《高僧传》卷十一《论律》说:“自大教东传……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

附录3:

[宋]苏轼“食白粥妙不可言”赞

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苏轼《仇池笔记》)

附录4:

[宋]张耒“食粥为饮食之良”赞

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张耒《柯山集·粥记》)

附录5:

[明]释妙齐“粥能畅气生津”赞

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正在饮食之间耳,故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

(转引自《健身妙法》)

附录6:

[明]李梃“老人食粥”劝

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李梃《医学入门》)

附录7:

[古代]无名氏《神仙粥》诗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康。

(引自《养生历书》)

养生备于理:寿命长短在自己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中华养生通鉴》(宁业高编著)整理发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别山文化研究院编印。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