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23   浏览次数:

  ——93号院博物馆第二届迎新庙会即将开幕

  [摘要]:在京城,每逢新春佳节,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庙会,记录着传统,传承着文化。在2015年,93号院博物馆首届迎新胡同庙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得以寻找老北京,感受老传统,在社会各界广受好评。近日,记者获悉,1月22日至2月1日期间,93号院博物馆将举办第二届迎新庙会。届时,众多非遗传承人将与广大游客一起,度过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出文化的味道。在京城,每逢新春佳节,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庙会,记录着传统,传承着文化。在2015年,93号院博物馆首届迎新胡同庙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得以寻找老北京,感受老传统,在社会各界广受好评。近日,记者获悉,1月22日至2月1日期间,93号院博物馆将举办第二届迎新庙会。届时,众多非遗传承人将与广大游客一起,度过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讲话中提到,要让人人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总是与古老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元素的不断冲击,古老的民俗不断被边缘化,更有甚者,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莫能例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中华文化的凝结与集中体现。无法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真正理解传统;无法传播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真正记住乡愁;无法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真正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首届93号院博物馆迎新胡同庙会现场

  93号院博物馆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传承。在庙会举办期间,会有包括兔爷、脸谱、篆刻、面塑、烙葫芦、堆绣、蛋雕、毛猴、剪纸、绳结、风筝、彩蛋绘制、绒花等传统非遗的技艺体验活动。游客们可以与非遗大师们一起,体验传统非遗的精妙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具有浓郁老北京生活氛围的胡同里,体味真正的老北京文化,相信在93号院博物馆中,您一定会度过一个别具特色的中国年。

  据悉,在本届迎新庙会上,所有体验者均有机会获得由93号院博物馆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活动多多别错过

  古老民俗今又见

  记者了解到,在1月22日的开幕式上,93号院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活动,打花棍、踩岁、跨马鞍、请福字、送窗花、派发灶糖,所有这些民俗活动,无不是对平安喜乐的美好祈愿。

  打花棍在中国由来已久,在老北京的大小庙会上,总会看到打花棍的身影。在93号院博物馆的迎新庙会上,当然也少不了这一古老的民俗,打花棍的风采将重现在人们眼前。

  踩岁,又称“踩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也是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祈福形式。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蔴秸撒之,谓之跴岁。”踩碎芝蔴秸,取“碎”与“岁”的谐音,且民间早就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俗语,芝麻秸也是对于美好生活年年登高的的寓意,为的是讨口彩、图吉利。

  跨马鞍是我国的传统民俗,“鞍”“安”同声,取其“平安”之义。而平安喜乐,无疑是人们最大的祈愿。

  在开幕式现场,篆刻艺术家段京良还将为大家现场演示写福字,在段京良的指导下,游客们可以自己书写福字,为新年添福气。

  传统游艺项目:博物馆中嗨翻天

  在93号院迎新庙会活动期间,除了传统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之外,还会有一系列游艺项目的体验活动举行。抖空竹、翻绳、翻花、踢毽子、风车、羊拐、升官图、风筝、铁环,这些曾经无比熟悉的游艺项目,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体味传统,当然是融融冬日里的不二之选。

  传统非遗体验项目一览:

  日期 表演项目 指导老师

  1月23日 蛋雕 杨晓康

  1月24日 烙葫芦 王兆庚

  1月25日 毛猴 邱贻生

  1月26日 兔爷 张忠强

  1月27日 剪纸 周慧岩

  面塑 苏栩

  1月28日 堆绣 靳明

  1月29日 彩蛋 赵伟

  绒花 梁大成

  1月30日 篆刻 段京良

  1月31日 绳结 吴秀莲

  风筝 赵铁民

  2月1日 脸谱 赵永岐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