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李征康:30年寂寞寻访民间文化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11-15   浏览次数:

  

 

        下得了真工夫,坐得了冷板凳。当浮躁与功利甚嚣尘上,有几人能对文化传承如此孜孜以求?一生只做一件事。从伍家沟民间故事,到吕家河民歌,再到青塘武当神戏……他用毕生的精力丈量民间文化的厚度,书写了一个最基层的文化工作者的人生传奇。

  最辛酸的记忆:在烟盒纸上写作

  李征康很忙,去他家采访时,早已经退休的他,正伏在案头整理即将出版的新书《吕家河民歌村民俗与研究》。

  退休前,李征康是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文化站的站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因发现伍家沟故事村而出名。那时起,李征康开始对搜集武当民间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把它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在这条路上,他跋涉了30年,忍受了多少孤独寂寞,品尝了多少艰辛苦难,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最终,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和吕家河民歌村蜚声海内外,让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研究馆员。2009年7月,经过近5年的整理,他的那部《武当山南神道民间叙事诗集》正式出版。这部收录了32首长篇叙事诗,共计60万字的著作,凝聚了李征康30年的心血,在中国民间文学分布图上填补了一块空白。

  今年72岁的李征康,谢绝一切社交活动,几乎闭门不出。2009年9月,他被评为“50名十堰群英人物”之一,受到十堰市委、市政府表彰,近在咫尺,他也不出席;前不久,李征康又被评为2009年度“感动十堰人物”,领奖那天,他依然闭门不出。“我都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如果一死,手上这些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资料就没用了。所以从现在起,时间还是非常紧迫的,有些内容还要继续挖掘。”

  从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到民办教师,再到文化站站长,最终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研究馆员。李征康一路走来,几多坎坷!他特别感谢欧阳学忠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最可怜时,我只能在烟盒纸上写作,是欧阳老师带我走进了民间文化创作之路。”

  1978年以前,小学毕业的李征康一直在家务农。40岁的时候,他在均县(今丹江口市)六里坪公社白庙村当民办教师并开始习作文艺作品。

  李征康最初习作文艺作品时质量不高,但他热爱创作,郧阳地区文化局负责人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1979年春,经郧阳地区文化局创作组组长欧阳学忠推荐,他参加了湖北省业余作者代表会。1980年秋,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江云批准,他参加了在黄州市举办的全省民间文学业余骨干培训班,为时1个月。

  1981年4月,原均县文化局经和有关单位协商同意后,通知李征康到六里坪文化站上班,开始从事民间故事的挖掘与创作,那时他的性质是“亦工亦农”。这年7月,李征康参加了湖北省在十堰市举办的民间文学业务培训班。在1个月的培训期内,他创作发表了6万余字的民间故事。

  笔记本被小偷当成钱包偷走

  在文化站工作后,经过了两次培训,加上名师指点,李征康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说:“我生长在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下,我热爱武当山,更热爱武当文化。作为武当山下的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我愿意将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武当文化事业,为武当文化研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研究武当文化从何处下手?经过长时间考虑,他把研究点定在肖川公社的淄河村。理由是这里是古均州城的郊区,坐落在汉江之畔,武当山的净乐宫又建在均州城内,这里还是武当山东神道的起点,这一地区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1982年,李征康来到六里坪镇伍家沟村。这里不但故事多,而且也是谚语、谜语、歇后语密集地带。他在这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了4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1990年春,由钟敬文教授题写书名的《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此书得到了全国民间文学界专家学者的认同与肯定。新华社、中新社以及美国《侨报》、《中南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1998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伍家沟村村民罗成双为“全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真正走向了世界。

  1999年元宵节刚过,李征康来到丹江口市官山镇的吕家河村住下。

  吕家河村毗邻房县,历史悠远。自秦朝始,房县即为流放犯人之地,史载流放于房县的帝王将相达20多人。这些人来到这里,自然要带来一些来自皇城的先进文化。而自唐以来逐步鼎盛起来的武当道教文化,更给这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早在唐中宗李显贬于房县时,就每年定期朝拜武当山。他所开辟的这条进香之路被称为南神道,来自川东南、陕南和鄂西南的朝山百姓络绎不绝。而吕家河正是这条神道的必经之地,明代,吕家河被列为“官山”,直接由武当山代官府征粮,是五龙宫的后勤供应地。

  由于官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又有先前挖掘伍家沟故事村的经验,李征康对吕家河民歌的挖掘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借助媒体宣传,吕家河民歌村渐渐出了名。2000年春,德国、日本、加拿大、秘鲁的学者访问了吕家河;夏天,日本京都外语大学教授佐佐木伸一到吕家河考察,临走时题诗一首:古国大唐是中华,神州六月遍地花,采风三访吕家河,山林古韵颂风雅。

  《文汇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时报》整版推出报道,对吕家河民歌进行宣传。新华社发表的长篇文艺通迅称吕家河村为“中国民歌之都”。

  在整理吕家河民歌的日子里,一次意外的被盗让李征康刻骨铭心。那天,结束采风,乘坐公共汽车途中,他的笔记本被小偷当成钱包偷跑了。那一次让他很伤心,辛苦跑了几天都白费了。

  最终,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和吕家河民歌村,飞出武当深山,扬名世界。它的扬名,与李征康多年深入挖掘、辛勤笔耕分不开,凝聚着李征康的汗水和心血。

  建议打包申报世界“非遗”

  吕家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武当山道教文化的直接影响与三省边区的文化交流,加之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与古朴的民风,这对于保存传统的民间文艺财富来说,可算是得天独厚的环境!

  吕家河人的歌到底有多少?李征康说,据他摸“底”:全村751人,会唱2小时以上的不下85人,其中特别出色的有一二十人,能唱1000首以上的有4人。“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唱歌,他们唱的传统民歌中,既有明清时代风行全国的情歌,也有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富有特色的本地民歌,尤其是《真武大帝坐武当》、《武当十八扯》这类富有武当山道教文化色彩和鲜明地方风格的民歌,更是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当地民歌中的精品。”

  60多岁的姚启华,是村中公认的“歌布袋”,据李征康调查,他可以唱79种曲调、1000多首民歌。如今,“歌王”姚启华在李征康的推介下,不仅走进了央视“东方时空”,还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堂……

  2007年,李征康又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发现了一度失传的稀有剧种——武当神戏。

  李征康说,从唐代到明代,武当山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宫观庙宇。仅明代,就修建了著名的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等建筑,祭神的戏也就应运而生了。

  李征康透露,“神戏”作为一种戏剧剧种在全国各地都有,而武当山作为明代皇家道场,祭神的戏在当年一定格外隆重,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非常重要。目前,会唱“神戏”的村民不超过15人,有关部门正组织人员准备进一步抢救。

  “武当山现在虽然是世界文化遗产,但只是物质文化的,非物质文化这一方面还不是世界遗产,假使我们把这3个村落打包起来申报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武当山就是一个双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李征康还有一个心愿和设想:把伍家沟民间故事、吕家河民歌和青塘武当神戏3个项目打包,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武当山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