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功夫 > 太极拳 >

老年拳友如何习练独立转体拳式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10-24   浏览次数: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指杨式太极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宗师创编定型的传统套路,也称“大架子”。该拳以舒展大方、缓慢均匀、松静平稳和安舒自然等为主要特点,其所具有的治病防病防身、健身养生等功能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目前,习练杨式传统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中老年人把它作为锻炼身体和防病治病的首选运动项目。杨式传统套路动作简练,柔和缓慢,如有明师指导,学会拳架并不困难。但要认真严格地按其正确的动作要领去练习,真正做到以腰腿带动四肢,松静沉着,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老年拳友,因年令、生理、身体状况等原因,要练好杨式传统套路,就要在明师的指导下,依照拳理拳法,勤学苦练,多动脑筋,才能练好。   杨式传统太极拳的拳式只有三十多个,加上重复拳式,也只有八九十个左右。虽然拳式不多,但少数拳式动作难度较大,尤其是独立转体的拳式,老年拳友要打得轻松沉着、平稳中正和安舒自然就有一定的困难。独立转体,指一脚独立,一脚提起或虚悬,然后腰身带双腿摆转90°以上甚至更大角度的转体动作。笔者经常看到一些老年拳友,其他拳式都打得不错,但一到独立转体的拳式就打不好了。转体时重心不稳,左摇右晃,前歪后仰,甚至失重欲跌,失去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严重影响了练拳效果。   在传统套路中,独立转体角度90°以上的拳式主要有以下七个:1、斜飞式(约135°);2、转身左蹬脚(135°);3、双峰贯耳(90°);4、转身右蹬脚(270°);5、五女穿梭[二](180°);6、玉女穿梭[四](180°);7、转身摆莲(225°)。为阐述方便,笔者把上述拳式的转体称之为“传统转体”。这种打法因独立转体角度较大,老年拳友往往打不好。   那么,老年拳友在独立转体时,如何做到轻灵平稳和松静自然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上述拳式的转体角度分两次或三次完成,以减小每次的转体角度。具体做法是:虚悬或提起之脚在转体时分一次或两次着地,然后两脚分别随腰碾转,再提脚随腰摆转至拳式所要求的方向位置。我们暂且把这种转体称之为“碾步转体”。下面,笔者把上述拳式两种不同转体的动作要领作简要的阐述。传统转体按杨式太极第四代直系传人杨振基宗师的教练法阐述。由于转体时手部动作相同,故碾步转体主要阐述步法的变化与转换。   一、斜飞式   传统转体  第一动:倒撵猴打完后,腰带双手翻转,先右后左使身体转至东北偏东,两臂上下交合(俗称“抱球”,下同)。第二动:重心移左腿,提右脚,随腰向西南摆转约135°踏出成右弓步,脚尖向西南。左脚跟(或脚掌)随腰右转向后(或向前)辗转约135°,使脚尖向南。第三动:两手上下分开,如野马分鬃,唯右腕与耳同高。此式转体时如掌握不好,身体易向后仰或站立不稳。   碾步转体  第一动:与传统转体第一动同。第二动:提右脚移至左脚右侧约25~30公分处踏实,然后左脚跟(或脚掌)随腰右转向后(或向前)碾转45°使脚尖向东面向南偏东。第三动:再提右脚,随腰右转向西南踏出,成右弓步,脚尖向西南,左脚跟(或脚掌)再向后(或向前)碾转90°,脚尖向南。第四动:与传统转体第三动同。   二、转身左蹬脚   传统转体  第一动:左分脚打完后,以右脚跟为轴,脚掌离地,腰带手脚左转至面向西北,左脚同时悬空收回,膝朝西,双手外旋平肩收回成十字手(左手在外),眼向西平视。第二动:双手由里向外左右分开,坐腕立掌,左臂向西偏南,右臂向东偏北。左脚以脚掌向西蹬出。此式转体时,身体平衡不易控制。   碾步转体  第一动:要领同传统转体第一动,唯腰带手脚左转时,左脚随腰转于右脚左前方25~30公分处落地。第二动:右脚跟随腰碾转135°,使脚尖与身体均向西北。第三动:左脚悬空提起,以脚掌向西蹬出。手部动作与传统转体相同。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