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高道陈莲笙谈道教人士“生活”和“精神”的追求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高道陈莲笙谈道教人士“生活”和“精神”的追求

陈莲笙简介

陈莲笙(1917-2008) 上海市人。原名吴良叙。5岁时出嗣于姨父、上海道教正一派道士、知名法师陈荣庆为子,遂更姓名。1927年皈依朱星垣道长门下,为道教正一派道士。1933年求道于张村甫道长门下,拜为度师,修习正一斋醮科仪。1934年成为上海道教界最年轻的法师。翌年,蒙江西龙虎山第63代天师张恩溥颁授“万宗法坛”和“都功策”。1940年被上海保安司徒庙聘为高功。1947年任上海道教会理事、沪中区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研读道书及整理道教斋醮音乐工作。1987年创办上海道教文化研究室,并创办《上海道教》杂志,任主编。历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2000年底升座为上海城隍庙主持。2008年10月29日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2岁。

高道陈莲笙谈道教人士“生活”和“精神”的追求

陈莲笙

陈莲笙讲述关于道教徒“生活追求富裕,精神保持清虚”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繁荣,物资丰富。人民生活大大提高,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从来道观烧香的香客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道观刚恢复时,在香金柜子里,奉献的大多是角票,可是现在大多是上元、上十元的钞票了。从我们道士在道观里领取的生活费用,我们也可以看到,刚恢复时,值殿斋醮一个月领几十元钱,大家都已经心情愉快,十分满足了,可是现在计算一下一个月的总收入都是百元以上的了,成倍地增加。不论是上海的道观,或是外地的道观,这十多年来的恢复装修,大多是粉漆彩绘,贴金挂银,沙发地毯,电视空调,显示出一付十分气派的风度。

所有这一切,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生活切切实实改善了,生活水平扎扎实实提高了,我们的口袋实实在在鼓起来了。这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好事,我举双手拥护。因为,这是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的。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既然“长养万物”,那么现在万物得以长了,得以养了,当然合符“道”的,是天时地利,遵“道”行事的结果。反之,如果让我们的生活继续贫困,继续每月拿三十六元生活费,万物得不到“长养”,那才是逆“道”行事,不符合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在我们的一些道教信徒中,乃至在一些青年道士之中,有些人希望有富裕的生活条件,合理合法地增加自己的收入,这都是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一些青年道士只要在本派本宗戒律允许,在休息上街时着一双皮鞋,穿一条毛料裤子,吃一罐可口可乐,戴一付金丝眼镜,或者看一场有益身心的电影,这些也都是无可非议的。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来会有这样一天,我们的道观也会用上对讲机和自动扶梯,我们中的一些道士也会有自己的住宅、电话和汽车等等,虽然这一天的到来还要等很久,但是生活会富裕,会改善,会提高,这个总趋势是合符“道”的,因此,它也应该得到肯定。不要认为,我们在庙里穿的是道褂、兰海青,我们的生活也永远只有白和兰这个水平,这个色彩。

生活追求富裕 精神保持清虚

但是,我们在肯定生活富裕这个目标的同时,也要强调一个有道之士如何去追求以及在追求中具有怎样一种精神境界的问题,也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个方面,在精神上要保持“清虚”。

高道陈莲笙谈道教人士“生活”和“精神”的追求

清虚

所谓“清”,就是“静胜热,躁胜寒。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凡是一个人有所追求了,就都会产生一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追求的问题,概括起来,一种是正确的态度,就是静和寒,另一种是不正确的态度,就显躁和热。因为道的发展是自然的, “道法自然”,因为是自然灼,所以它只能是缓慢的,逐渐的,从数量到质量,从点到面的循序渐进,也就是有些哲人说到的螺旋式的缓慢地上升。无论是数 量和质量都不能是跳跃式的。

历史上无数事实以及人们的无数经历都说明,跳跃式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跳一级,退二级的结果,而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攀登,才可能达到发展的顶峰。而这种追求跳跃式的富裕的态度必然就是躁和热的态度。社会上有些人说,想发财就要冒险,就要搏,他们认为最快的致富方法就是摇奖中彩,赛马中彩以及赌搏。有的人还到道观里来求神灵保佑他冒险成功。我想,因为他们追求致富的方式和态度是不符合“天道”的,所以神灵是不会保护他们的,“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太平经》),神灵不会保佑一个人发财致富,而让无数人破产贫穷。

富裕的尺寸受到时间和地点的条件限制

其次,富裕也有个尺寸,这个尺寸受到时间和地点的条件限制。三十年前,在文化大革命中抄家抄出一万元钱的存款,那就是巨富了。改革开放刚开始时,一些地方将“万元户”作为富裕的标准,最近又从南方传过来的顺口溜说“万元户不算户,十万元刚起步,百万元才马马虎虎”,我们这些人听了既高兴又摇头,高兴的是富裕的标准提高了,社会又有了发展,总有一天,这个顺口溜又可能变成“万元户是贫困户,十万元不算户,百万元刚起步,千万元才马马虎虎”,摇头的是我国的地区差别很大,有许多地区刚刚解决温饱,有的地方还需要扶贫,这样的顺口溜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越来越大,富裕标准提得越来越高,让那些即使已经是万元户的人都感到“压力”,其结果只能是心情急躁和头脑发热,以为沿海地区遍地是金,盲目地往沿海跑,跑到以后又感到失望,于是偷、抢、骗、拐,甚至绝望。所以追求富裕的目标的确定又有个“清静为天下正”的问题,不正了就必然反其道而行之,由热和躁而最终走向“富裕”的反面,有的人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谓 “虚”,就是要“虚怀若海”

所谓 “虚”,就是“虚怀若谷”,我再加一句,要“虚怀若海”。这几年来,我参访了许多名山宫观,经过不少江河湖海。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道教界的前贤要在山上和海边筑观修道,只是因为它们远离尘世吗?不是。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处身于山间和海上更能理解“道”和修习“道”。因为,你站在山上极目远望,那山峦起伏、层林密布、云雾飘渺,你会感到天“道”的伟大而个人之渺小,你环顾海上,不论船体多大,随浪摇晃,任风摆布,你也感到苍“海”之伟大而个人之渺小,你看到山石上雕刻的前贤名句和手迹,你都会感到天地之悠悠而个人生命之短暂。

归结起来,“天道”是永恒的,不息的而个人是暂时的、短促的。天道是创造的、无私的。而人享受着、占有着天道的恩惠。我们学道的人,就是要学习天道的创造和无私,把自己暂时而短促的生命融化到永恒和不息之中,使自己的胸怀宽广得如同山谷,如同大海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如果生活的目标只是去追求物质、追求财富,那么眼光就如同苍蝇和蚊子的眼光一样,真是“蝇头小利”了。一个人的生命十分短促,八十岁的人前二十是享受父母和社会的培养,是个消费者,后二十年是领取社会和子女的供养,是个受供养者,中间四十年的前二十年要生儿育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收入不多,支出不少,苦苦节约,入不敷出,十分艰辛,可以稍微有点积蓄而改善生活的是中间四十年中的后二十年,但是二十年里又能做出些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呢。

退一步讲。你就是达到了某种富裕的程度,“天道无亲”最为公平,你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你也别想带走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对于这一点,我们学道之人是看得最为透彻的。据说香港有个人赛马中了彩得到几亿港币的彩金。这个人没有拿这些钱去花天酒地、买车置房,而是全部捐献给了斯坦福大学的华人青年的奖学金,帮助我们华人的海外学子继续深造。我听了很感动,香港是个资本主义社会,在那个社会里的人尚且不为金钱,何况是在我们这里,我们学道之人呢。我们享受着“天道”的如此恩惠,还是让我们敞开胸襟,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对待这个飞速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循道而行,为这个世界多做点善事,好事吧。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