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典籍 >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上)
栏目分类:道教典籍   发布日期:2018-11-16   浏览次数: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的思想虽然不占统治地位,但它主张以“道”为体,“道法自然”,倡导“清静无为”的思想,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道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如果说儒家以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这一侧面影响和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话,那么道家则可以说是从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个体人格自由这一侧面影响和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而显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任何理想人格的构想,都离不开社会、时代的土壤,都要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庄子所构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庄子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超越。庄子生活于战国,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急剧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转型时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其表现为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根据史载统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的战争达480多次,弑君36起,灭国52个。面对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灵涂炭,敏感的知识分子能无动于衷吗?于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生活于春秋后期,面对“礼崩乐坏”、天下动荡形势的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作为济世良方,开创了儒家仁政德治的理想主义之先河。与儒家仁政德治的道德理想主义不同,老子反对儒家所倡导的仁政德治,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社会动荡不已的原因是人们的“知”(智巧)和“欲”(欲望),而儒家倡导的以仁义治乱世,不但于治世无补,反而会滋长人们的贪欲、伪诈,加剧社会的动乱。最好的办法应是自然无为,即取消人们的智巧和欲望,使人回到原始古朴、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老子开创了道家批判现实社会、主张清静无为思想的先河。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本,自然无为,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现实人生的否定的思想。在庄子看来,“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下引《庄子》,仅注篇名。)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那么造成社会动荡,人民生灵涂炭的根源是什么呢?庄子认为,动荡的原因在于人有智有欲。拿统治者来说,本来在上古时代,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的本能和天性,他们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偏私,任其自然。那时,山野里没有路和隧道,水面上没有船只和桥梁,各种物类同生共存,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随意生长。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鸟鹊的巢窠可以自由攀登上去探望。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愚昧而无私欲。哪里还知道什么君子、小人?等到世上出现了圣人,他们却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仁义、礼法,从而导致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天下开始分离。所以,“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马蹄》)既然社会动荡、灾祸皆起因于有智有欲,那么消除动荡、灾祸的办法就是绝圣弃智,无知无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月去箧》)。于是庄子要人们回到那无智无欲的原始的远古社会里去:“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月去箧》)“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盗跖》)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成为庄子构想理想人格的基础。   庄子构想理想人格,还有其本体论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道”的哲学。这里我们只是从作为理想人格的哲学基础这一角度来略加考察。处于庄子哲学核心的“道”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在《大宗师》中,庄子是这样向人们描绘“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知北游》中,“道”是这样的:“……‘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禾弟稗。”“在屎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无问,问无应。”庄子所谓“道”,是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是宇宙的派生者,它早于一切,高于一切,它可以感知,却不能认识,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神通广大,能超越一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不能离开它:“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但是“道”这种无知无欲、自自然然,无所作为又无所不为的品质,却是一切事物,当然也是人所应该学习和崇拜的:“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大宗师》)道的这种自然无为的品格,当然也就成了庄子构想理想人格的本体论哲学依据。2庄子对其所构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有多种称呼:“真人”、“至人”、“神人”、“圣人”。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真人”。“真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庄子在《逍遥游》中,对它有一个总括,可以说是概括了作为理想人格“真人”的基本品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圣人无名”,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应该是淡泊名利,不为名利所左右。儒家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在于礼乐不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   庄子认为,追求名义、仁义、道德,这不但不能使社会达到太平,反而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庄子假孔子之口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名誉、仁义不仅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还会造成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天运》)“屈折礼乐,口句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骈拇》)在庄子看来,自从虞舜以仁义为号召而搅乱天下,天下的人就没有为仁义相奔走的,而这就是用仁义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失却了人原本有的真性。故“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因此,作为理想人格的真人,就不能为仁义、名声所役,否则就会失却人的自然本性。“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庄子本人可以说是淡泊功名利禄的典范。在常人眼中,那高居于百官之上的相位可以说是心向往之,梦寐以求不可得的,但在庄子眼里,相位不过如“腐鼠”一样,不屑一顾。   《秋水》记载:庄子到梁国去拜访他的朋友惠施,惠施正在梁国为相,以为庄子想取而代之,派人搜庄子三天三夜。庄子跑去对惠施说,你那个梁相,对我不过是只臭老鼠罢了!“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逍遥游》)所谓“神人无功”,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神人”,应该是顺应自然。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不仅要有一颗仁者之心,还要有所作为,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从而建功立业。庄子反对儒家积极有为的思想,主张理想人格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