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方士都是诱骗皇帝专业户?神仙家不可小觑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8   浏览次数:

文/张晓立

在汉代历史中,有一群神秘的人围绕在皇帝与高官的周围,出谋划策,献计长生。历史上人们将这些人统称为方士。在一般的人眼中,这些方士不事生产,用虚假的长生的理想去诱惑君王。比如在《四库全书》的文献通考中就有:“独服食、符箓二家,其说本邪僻谬悠,而惑之者罹祸不浅。栾大、李少君、于吉、张津之徒,以此杀其身。柳泌、赵归真之徒,以此祸人而卒自婴其戮。张角、孙恩、吕用之之徒,遂以此败人天下国家”。

汉代方士李少君的神仙思想

汉代历史中有一群神秘的人围绕在皇帝与高官周围(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样的一种看法体现了传统中国上层知识分子对神仙方术的轻蔑。不过回过头来,古代中国的上层知识分子对古代神仙方士报之以嗤之以鼻的态度固然有情可原,比如历史上确实有些方士打着长生的旗号来哄骗统治者以求高官厚禄。但是其中却有一些方士给皇帝和帝国提供了信仰上的选择与帮助。李少君就是这样的一位方士。一味地蔑视而忽视其神仙方士的思想渊源,否认他们的思想对汉代思想信仰的重大影响是短见的。所以以下本文将从禅让,祠灶,长生三个方面来分析李少君的神仙思想及其对汉代信仰与思想的影响,还原出一个真正的西汉方士形象,以补充传统知识分子对神仙方术思想的忽视。

一、祠灶的民俗传统与李少君

中国的民间中有祭祀灶王爷的民俗传统。但是考察祭祀灶神的历史渊源,有很多的说法。在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祠灶出现的很早。在《论语》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也就是说对于灶神的祭祀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流行了。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到汉代,灶已经神格化,拥有侦查人民的过错,进行报告的职能。但是,对灶的祭祀只是成为一种类似于大众民俗活动,其个人信仰的特征并不明显。而在《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在就是说在李少君那里,祠灶与辟谷,长生不老一样,成为一种成仙的方术进献给了皇帝。在《晋书》卷十九中,有:“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中溜、国门、国行、大厉、户、灶。仲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祀高禖。毛诗丝衣篇,高子曰灵星之尸。汉兴,高帝亦立灵星祠。及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祠灶;及生戾太子,始立高禖。”晋书认为从汉武帝开始,皇帝才开始艺皇帝的名义祀灶,祀灶的原因是由于李少君的建议。这个时候,祀灶由大众民间的民俗行为变为了汉武帝渴望长生成仙的个人信仰。而且这样的一种祀灶而长生的成仙办法,是有其内在的理论支持的。

汉代方士李少君的神仙思想

汉武帝对这种理论深信不疑并亲自祀灶,同时派遣方士去寻访安期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按照李少君所提供的建议,“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史记·封禅书》)在现代有人把祀灶理解为架设丹炉进行炼丹。但是考察史记的索隐中的解释,都还是将祀灶理解为祭祀灶神。我认为“祀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的理论假设,是李少君从民间祭祀中总结出来而成为一种长生的方术。致物,我理解为化物。何为化物?我们都知道通过对食材进行烹饪就可以将其转化为可以食用的食物。那么灶的神学功能就有转化的含义在里面。祀灶就可以理解为祭祀灶神而希望获得它这样的转化能力,从而使丹砂化成黄金,人使用这样的一种由神秘力量转化而得的黄金制作的饮食器就可以长寿。汉武帝对这样的一种理论深信不疑并且亲自祀灶,同时派遣方士去寻访安期生。可以说在道教外丹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李少君最先提出了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的理论。是一种历史性的开创。但是这样的一种理论的实施是依靠对传统民俗祀灶的神学改造而获得的。在李少君的神学理论中,祀灶被改造为长生之术,封禅也成为了不死之术。(腾讯道学独家稿件)

二、封禅与长生

汉代方士李少君的神仙思想

封禅的目的更是汉武帝个人长生信仰的一种体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研究秦汉史的学者的眼光中,封禅是汉代确立其神学统治合理性的重要办法。是研究汉朝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材料。一般来说,大多数学者们都将其理解为政治行为,不对其所内藏的神学观做研究,只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个人信仰的因素更浓一些。在本文看来,封禅的目的更是汉武帝个人长生信仰的一种体现。在李少君的建议中,“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李少君认为对海中蓬莱之类的仙地进行封禅就能够不死而长生,并拿出黄帝的故事来强调其真实性。汉武帝自然是难以找到蓬莱仙地区进行封禅,那么针对泰山这一传统的神山的封禅就是最好的替代。而且汉武帝两次封禅,第二次所使用的是礼祭太一神之礼。在《封禅书》中,有另外一位方士亳人谬忌曾向汉武帝建议祀太一。并认为可以“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这应该也是一种获得长生的祭祀仪式。所以,封禅除去汉代政治方面的考虑,其另一面应该就是汉武帝个人长生信仰的体现。而李少君正是为汉武帝提供这一封禅而长生的理论构建者。

三、汉武帝与长生信仰

我们上文提到,汉武帝采纳李少君的建议,进行祀灶和封禅,企图获得长生。我们从《封禅书》中可以看到很多方士都对汉武帝提供了各种涉及到长生方术的建议,而且汉武帝都采纳了。从这方面看,《封禅书》似乎并不只是记载汉代祭祀的记录,更像是汉武帝个人长生信仰的具体事件汇编。从整个《封禅书》的记载中,汉武帝终其一生都是处于一种长生不死信仰的笼罩下,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汉武到晚年迷恋方术误国,在《史记》中记载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迷恋神仙方术了。“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对长生不死的个人信仰贯彻了他的一生,这与他所施行的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是不矛盾的。而使汉武帝对长生方术不断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就是李少君。

汉代方士李少君的神仙思想

李少君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宗教改革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李少君的方术思想,其精神内核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长生,但是他实施的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如祀灶,封禅,访仙。考察这些方术很多应该是从民间和传统的已经存在的祭祀仪式改造而来的,但是却能够为我所用。从这一方面来看,李少君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宗教改革家。他的炼金思想,访仙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后世道教的外丹理论,及其道教的地理观。他在后世的道教中也被认为是得道的仙人,在《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就有李少君的故事。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编辑:孟淅)

汉代方士李少君的神仙思想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张晓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