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碧霞元君来历故事——碧霞元君成仙记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7-04   浏览次数: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女儿,名叫碧霞。公主长得花容玉貌,美若天仙,性格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因而很受玉皇大帝娇宠。但小碧霞生性顽皮,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来。

  有一次,她偷偷越过金碧辉煌的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进入太上老君的炼丹房玩耍。小碧霞对炼丹炉感到很神秘,想看看里边到底有些什么玩艺儿,但一不小心,将玉皇大帝的炼丹炉碰翻了,炼丹炉里的仙丹顿时滚了一地。小碧霞出于好奇,吞吃了几粒。

  炼丹炉是玉皇大帝的心爱之物,丹也已经炼了多年,几近成熟。玉皇大帝知道后,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小碧霞逐出了天庭,打入了凡间,要其受苦受难,待获取正果后再回天庭。

  玉皇大帝下了旨,又觉得有些后悔:碧霞小女虽然偷吃了自己的心爱之物,触犯了天规,但她毕竟还小,是一不小心所为,将爱女打入下界,着实有些不忍心;再说,女儿被惯成这个样子,自己也有责任。但帝命已下,又不可随意收回。

  玉皇大帝犯了难,思索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派一武艺高强的天将随其左右,暗中保护女儿的安全。

  梦吞凤月九龙临盆

  下界有一国君,是一位开明皇帝。他治国有方,安民有策,公正严明,深受老百姓拥戴。在他执政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既无国忧,又无外患,老百姓过着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生活。皇后也知书达礼,是一位有名的贤德皇后。皇后长得眉清目秀,美若天仙。朝臣们对皇帝的治国之道,尊崇有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天夜晚,皇后正坐在床边,等着丫环送茶,朦胧之中做了一个梦。她梦见天莹净静,一尘不染的夜空,九只凤凰围成一团吞吃月亮。这九只凤凰吃完后就钻入了自己的怀中,天空顿时一片黑暗。

  皇后被梦惊醒,再也不能入睡,三个月后身感不适,经御医查看,原来皇后已身怀六甲。报知皇上,皇上喜不自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但皇后怀孕十个月后,仍不见“动静”,皇上皇后都非常纳闷,请来御医望闻,也不知所以然。

  又过了两个月,一天夜晚,皇后忽感腹部疼痛,知是将要临盆,丫环侍女都忙个不停。这时,天空忽然乌云翻滚,欲雨不雨,九条巨龙高悬空中,口吐白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缓缓洒落在为皇后生产准备的木盆中。皇后在一阵剧烈的疼痛过后,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婴降生到了人间。

  这一天是古历四月十八日。女婴的降生之时,也就是碧霞的下凡之日。接生婆将女婴包好后,送给皇帝观看,并请皇帝给女婴取一个名字。皇帝见后非常高兴,斟酌良久,取名“千花公主”。

  书房诵读煎药奉母

  “千花公主”降生人间后,在皇后与奶妈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小公主天资聪慧,三岁诵读,七岁写诗答对,样样都行,后请名师指教,进步很快。十几岁后,“四书五经”样样皆通。这些进步早已被皇后、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两个人看着孩子的聪明灵巧而暗自高兴。

  有一年,千花公主在专心学习之时,皇后突然身感风寒,高烧不退,经多方郎中调治,病情不见好转,在万般无奈之下,千花公主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四处求医,最后求得一泰山道人诊治,这道人医术高超,为皇后开了处方。千花公主亲自为母抓药、煎药,侍奉得无微不至,皇后的病渐渐痊愈。

  从此,千花公主对道学产生了兴趣。

  辞朝修炼别母入山

  千花公主在寻医救母的过程中,踏遍了千山万水,走遍了乡村、山寨和府州的县衙,看到了社会上各种不平的现象和在水深火热中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目睹了社会上尔虞我诈的市侩小人和仗势欺人的社会恶棍,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中,她受到了启发和教育,蒙发了学道救世、普渡众生的意念。千花公主见皇后病愈恢复了健康,向父皇和皇后说明自己的想法,证得双亲同意,辞别双亲入山修炼。

  樵夫指路饮餐松子

  千花公主怀着一颗救世为民,普渡众生的良好愿望,含泪告别双亲,踏上进山修炼之路。她听说泰山的天空山“黄花洞”很美,是出家修炼的绝妙去处。她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朝泰山走来。走着走着,由于山石陡峭,人烟稀少,森林茂密,山间羊肠小道时隐时现,不一会儿就迷失了方向。

  千花公主正不知往何处走时,一时着急万分,就在这时,玉皇大帝下派的仙人,化作一樵夫,肩挑山柴,出现在茂密的森林中,口哼着泰山信天游小曲向千花公主走来:“哎哟来哟,哎哟来哟,山上白云绕山间来哟,山涧溪大川哟,森林茂密神灵在哟,在家生活千般好来哟,那知在外事事难……”歌声由远而近,朝千花公主方向传来……

  千花公主看到樵夫大哥向自己走来,高兴得忙迎上去问道:“请问这位大哥,去天空山黄花洞该如何走?”

  樵夫很热心地告诉她说:“沿这条小路向前,走九十九条山间小路、越九十九座山峰,翻九十九道山梁,看到古松苍翠,林深似海的地方,就是天空山黄花洞。”说完挑柴而去。千花公主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继续前行。由于她长途数日,没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有些劳累,再加上又渴又饿,只好停下来,走到一棵大树下一面休息,一面拣食松子充饥。

  中途遇寇古洞修真

  千花公主餐食松子后,精神焕发,疲劳已解,体力大增,觉得浑身轻松,心中非常高兴,稍加整顿行装,便沿着樵夫所指引的进山路线继续前进。

  千花公主心中格外高兴,她边走边欣赏着山间的自然美景,边走边看蜂蝶起舞之姿和百花竞放之态,嗅着微微春风送来的阵阵芳香,听着山涧的潺潺溪水和瀑布传来的轰鸣……

  千花公主正在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之时,突然从山林中窜出两名山寇,拦住了千花公主的去路,进行百般刁难和污辱。千花公主好言相求,都无济于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暗中保护她的天神,施展仙术,将二寇赶走,才使得千花公主脱离危险(实际上这是上天考验千花公主修道之心是否真诚所为)。

  千花公主脱险后,气不减,志不移,继续朝着修炼的洞穴进发。经过数日的艰难攀登,终于来到泰山后石坞天空山黄花洞。

  这黄花洞位于泰山后石坞。后石坞是泰山绝妙之处,到处是千姿百态的古松,有的侧身绝壁,有的直刺云天,有的横空欲飞,而这万顷松林经山风推波助澜,松涛阵阵,使岱阴石坞越发惊险幽奥。这松涛连同那古洞清泉,瀑流溪潭组成一曲神奇的交响曲,扣人心弦,让人陶醉。

  有诗赞曰:?

  石坞松围万顷荫,纡回鹤径入萧森。

  凌晨海雾平清涧,向夜江涛卷碧岑。

  脂落悬崖收圃药,响连幽洞听鸣琴。

  耳根何幸尘缘洗,谡谡犹闻太古音。

  另有诗赞曰:

  石坞何年辟,奇观造化钟。

  庭无丹灶活,门有白云封。

  古洞滋灵液,危岩挂怪松。

  可同书法论,入妙在藏峰。

  黄花洞是天空山下的古洞之一,西有“黄花洞”,东有“莲花洞”。黄花洞因四周多黄花而名,系宽阔天然石洞,洞顶渗水成珠,串串落入洞底深池,叮咚作响清脆悦耳,故名“灵异泉”。又传松鹤常来此饮水,又名“来鹤泉”。这里因背阴天寒,终日云雾缭绕,瞠目纵眺,犹如削铁,奇峰千朵,前有夷地可半亩,入其中窈然而深,朗然而虚明,石窦涓涓,凝结玉柱大十围,高丈余,晶莹可鉴。有诗赞曰:

  洞名黄花冽清泉,六月寒冰坚玉柱。?

  疑是石髓自空流,倒泻岩穴成石乳。

  这千花公主为什么选择“古洞修真”呢?原来,道学认为“洞”者,“通”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有神仙幽相往来。天下十大洞,三十六小洞,居乎太上磅礴之中,莫不洞洞相通。又有神真往来,无有窒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则人一身之中,亦有洞者,头有九宫,上有寥天,共为十大洞天,柱骨二十四节,共十二重楼,共三十六洞,上通泥丸之九天,下彻尾闾之九地,中有真气幽相往来。是圣人与虚极静笃之中,斡转璇玑,神通气洞,上于天通,所谓三宫升降,上下往来无穷者也。

  白猿献桃雀巢筑顶

  千花公主费尽周折,历经数年的长途跋涉,经受了无数次考验与磨难,冲破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朝思暮想的天空山黄花洞,按照道家无私无欲,安宁不动,尘埃不入,邪恶不生的规则和静坐入门之大法,碧霞元君双腿盘坐静如神,两手结定意静心。?

  头正颈竖盘腿坐,闭口叩齿笑容真。?

  双目垂帘凝视静,两耳反听闻声心。?

  肾脊竖真悬钱挂,两肩略平展胸身。?

  胃不下垂提缩近,深吸长呼细匀酝。?

  神心不凝系离偏,打坐前后功若干。?

  按摩导引俯仰伸,揉打张拍叩鸣津。

  千花公主在洞中虔诚修炼,很快进入到“身心意合”之境界。

  相传,千花公主来泰山天空山黄花洞修炼一事,早被在泰山修炼多年的白猿知道,白猿为超度她早日取得正果,前来献桃,并日夜守在洞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心照料。

  白猿献桃,据《仙术秘要》卷记载,灵芝、仙桃视为仙家修炼食用之妙品,初入道家修炼者,视为极品,它质清无渣,滋营丰富,它既能解辟谷前的痛苦之感,又能助修炼者功力的提高。虽然说道家辟谷服水,餐云吸露,那是成功之后的事,初练者必须有外部的支持与扶助,方能成功。

  在白猿的精心照料下,千花公主不久就进入了道家所崇奉的无念无欲之“静眠”境界。为此,山雀在她头上筑巢,她不厌,粪布全身,她不烦,达到一切为“无”之境地。

  随着修炼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千花公主的修炼之功达到一定的境界,同时,在她头上筑巢的山雀也繁衍出自己的后代,并逐日长大,其胃口也越来越大,雄雌两只山雀成天飞来飞去忙个不停,还是满足不了子女们的需求,叽叽喳喳吵个没完,它们的吵闹使千花公主无法静心修炼,一气之下,弃巢而走,去寻找修炼的最佳境地。

  她出洞后行走不远,忽见前面有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那巨石形如弯弓,高大无比,从弯弓的缝隙中有水珠不断滴下,砸在底下的岩石上。由于日久天长,巨石已被水击穿。

  千花公主绕过巨石再往前走,不远处,见一位老者眉清目秀,鹤发童颜,站在山涧溪水之旁,用根粗铁棒,正在蘸水研磨。

  千花公主见后问道:“老伯,您老这么大年纪了,蘸水磨这根铁棒干什么?”

  老者慢吞吞地说:“在磨针。”

  千花公主听后非常惊讶:“这么粗的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

  老者答曰:“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碧霞元君听后豁然醒悟,心想:滴水能穿石,铁棒能磨针,只要功夫到,理想变成真。为此她重返古洞,重新修炼。

  沐浴温养临流洗心

  千花公主经仙人的点化后,慧觉苏醒,彻底抛去了心中的杂念,急忙返回原洞。

  在返回的途中,她对自己的修道之心不专进行了忏悔,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千古名言。

  有道是:“苦海奈河,总是情波欲浪。接引秽浊之魂,俱入光明之界。必先洗荡秽尘,然后引灵朝真。”

  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创造条件重新修炼,以便取得正果。她走到山溪旁:口念《沐浴咒》:

  元皇上帝驾祥云,兰溏花池放光明,

  拔罪天尊垂救苦,众魂沐浴礼慈尊。

  盖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东林之波,内可吐其故,外可荡其瑕。斋沐以祀神,持水告冥司。香笥玉女,官带灵神,沐浴局中,合属威灵,爰今召告,请将沐浴牒文。恭对敷宣。

  碧霞元君上岸就于坛前,再念《沐浴咒》:“太乙神水,天一之精。开明三景,梵气流井。云泉甘露,金真降临。变化浴室。天地同清。内外同荫,香雾盈盈。今霄沐浴,道气光明。”正是:涌涌九龙水,浩浩九天霞,能消前生罪,来归有善家,心修无上道,手捧逍遥花,形体皆沐浴,足下彩云发。

  沐浴已周,形体已净,华幡飘召,受度灵魂。请灵魂出沐浴堂。亡魂即出沐浴堂,涤除尘津变形藏,好将衣冠严整肃,皈依朝参大法王。

  碧霞元君通过清身沐浴,洗去了身上的俗尘和心内污垢,焕发出了昔日的美丽青春。巧借阳光与净水,温养自身之洁净,尽将平时忧悲思虑,艰苦之心,执着贪爱之念,倏然脱去,浑无一丝牵挂。

  乾坤交媾火煲薰蒸

  千花公主经过一番洗心涤虑和清污排垢后,感到自己的道心得到净化,灵魂得到清理,恒心得到巩固。

  有道是:“身中离精坎(肾,)气皆属凡铅”。直到坎离(心)交媾,真阴真阳会合,生出一点真阳来,才算先天真铅种子,然未得明师口诀,纵使勉强把持,也只可以图色身,到下元充壮,久心倾泄矣。学人得此阳生,只算一边工夫,安望结胎成圣,惟将此阳气此至上升,复合风雨同周身之阴精,更与泥丸绛宫之神髓灵液交合为一体,此正为“东家女(木汞),西家郎(金铅),夫妻配合入洞房。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薰蒸醉一场,此乾坤交而结丹。”

  千花公主重返古洞后,排除所有干扰,抛去一切凡念,无怨无悔,不分昼夜,不管春夏秋冬,她始终恒心不改,道心不移。为此她的修炼功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初步达到“乾坤交媾、阴阳相通”之境界。

  金丹发现蟾光吐丹

  千花公主在黄花洞的修炼,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境界。在她的勤奋努力下,自己的内功逐步增强。

  一天,千花公主发现自己的气液造化,气变而为精,精变而为珠,珠变而为汞,汞变而为砂,砂变而为金,并能弹吐体外,又能随即收回。碧霞元君知道这就是道家修炼的“金丹发现”之境界,高兴得不得了。

  据说,“金丹”是道家所炼的不死之药。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卷下:“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若炼到“蟾光吐丹”之境界,则是炼丹的最高境界。“蟾光”即“月光”,在西方为金气,比喻元精之光华。《悟真篇》云:“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问真铅何处是,蟾光终日照西川。”

  千花公主为提高自己的功力,在夜深人静的蟾光下,吐丹苦练,时间不长,功力倍增,达到了“精化为气,身之不动;气化为神,心之不动;神化为虚,意之不动”的“身心意”自如,“精气神”闭合的“三元合一”之境界。

  取坎填离慧剑定息引龙入化

  千花公主修炼的功力达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坎(肾)能全精保气而不枯;离(心)能定神炼真而不昧,心肾既济,神气相交。

  《周易参同契》曰:“坎离匡郭,运毂正轴”。清袁仁林注:“在人之坎离,则心肾呼吸,往来运用者是也。以心之元神,降于下部正中,则是阳入阴中而成坎矣。”千花公主静修古洞之中,逐步达到了上层境界。

  在这种情况下,千花公主为提高自己的功力,不断交换修炼场所,由洞中转移到深山之中、瀑布溪流之旁。双腿盘坐,两手相结,双目垂帘,慧剑定息(慧剑:绕舌,舌为剑也)。据《观身品第四》记载,身缘清净,奈之觉慧也。就这样经过数日修炼,使她的功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因此身体周围发出了万道光泽,是为“道光”,使得任何来犯者不敢靠近。

  千花公主又经过数年的修行磨炼,功法达到脱胎、脱凡、跨入仙界之境。但她并不满足自己,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修炼与磨炼。她经常独自坐在瀑布溪水边、古松奇石之旁进行静心修炼。她在整个升级修炼之中,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达到了心肾相交,真水下降,真火上升,水火结合,龙虎交媾、“脱胎入口功通圣、无限龙神尺夫惊”的境界。

  三家合一婴姹合一

  千花公主为自己修道成仙的信念,锲而不舍,为提高和深造自己,她继续按照修炼大法的总纲要求进行苦练,使自己的“身心意”、“精气神”合在一起。她聚精会神的盘腿打坐在山涧瀑布之旁,闭目垂帘与万花丛中,双手结定,身心意合,精气神合地不分昼夜精心苦练,功力又上升到“三家相见、婴姹合一”的新境界。

  “三家相见”乃内丹术语。《性命圭旨》云:“身心意,谓之三家。三家相见者,胎圆也。精气神谓之三元,三元合一者,丹成也。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化为气者,由身之不动也;气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为虚也,由意之不动。心若不动,则东三南二同成五也。身若不动,则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若不动,则戊已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则三家相见结婴儿也。”“结婴儿”,即假名纯一之意,亦即一含真气也。《中和集》:“三元混一,此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圣。凝情合性,谓之金木拼;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婴儿”即金丹或丹母的代称。

  “婴姹合一”是道家内丹术语,婴儿喻肝气,姹女喻肺气。在《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中,丹阳问“何者是婴儿姹女?”祖师答曰:“婴儿是肝,姹女是肺,此为婴儿姹女也。《道枢》卷五《百问篇》中,纯阳子曰:“婴儿者,曰异铅、曰金光、曰金精、曰灵根、曰玉壶、曰玉炉、曰北海之龟也。”《道书十二种,象言石疑》:云“婴儿出现,圣胎脱化之谓。圣胎者,色身中又怀一法身也。脱化者,色身中又生出一法身也,因其色身又生出一法身,如凡妇十月怀胎生出一婴儿,故以法身名婴儿。婴儿出现,身外有身,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躲过轮回,与天地同归,与日月同庚矣。”

  移炉换鼎内外丹成

  “鼎”“炉”指外丹家的炼丹器具,也称“天器”、“登瓦”、“阴体明盖”、“赤色门”、“外神水”、“华池”、“神室”、“丹舍”、“金鼎”、“神庐”等。但在被内丹家借用后,“炉”即非炉。道家认为“上品丹法以神为炉,以性为药,以定为水,以慧为火;中品丹法以神为炉,以气为药,以日为火,以月为水;下品丹法以身为炉,以气为药,以心为火,以肾为水。”“鼎”也非真鼎,据《乐育堂语录》:“金鼎非真有鼎,玉炉非真有炉,亦无非神气合一,凝聚于人身元气,即男子媾精之所,女子系胞之地也。然也不可死死执着此处烹炼也,不过以人身元气,自一阳来复,神气交会与此,归根复命于此,烹炼神丹,采取归来,亦离不得此,除此而外,别无修炼之处,若执着此处,未可以成神胎也。”内丹借用外丹名词比喻人身某一部位。

  “换鼎”是说在行功中存采药物于下丹田,至药足条件具备,可移守于中丹田,进而至上丹田,称此为“换鼎”,元玄全子《诸真内丹集要》卷下《青霞真人内用秘文》:“十月胎成,移入泥丸,谓之换鼎。”

  “内丹”,与矿物所炼外丹相对而言。即修炼龙虎、胎息、吐纳之术,把人体当炉鼎,人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可使精、气、神凝聚于丹田。也指清心寡欲。《玄中直指万法同归》云:“五气不谬,五情不思,五味不贪,不欲不染,六根清静,方寸澄彻,便是真丹”。

  “外丹”即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服饵长生不死的金丹。金丹分为“神丹”、“金液”、“黄金”三种。

  修炼者要达到“身心合一、元神、元气混融,性情成片”之境界,便为“内外丹成”。千花公主在修炼道法日趋增进的基础上,仍勤学苦练,有时她坐修于古松之下,或移炉与溪水之旁,双腿盘坐,手持佛尘,双目垂帘,静坐在天空山黄花洞外、九龙岗的古松树下,以虔诚之心移丹与体,还鼎与炉中,内外结合,出神入化,道法剧增。

  千花公主为进一步增进自己的功力,以便适应古洞的环境,她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修炼静地,有时古松下,有时瀑布旁,有时悬崖处,有时溪水边。修炼无准处,行踪难找寻。在她修炼时,运用自身的功法,将内丹移出体外,又用自身的真气取与丹炉之中。就这样反复演练,使功效倍增,达到了“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性成片,内外丹成”的境界。

  道判两仪和合四象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指天、地。“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于五脏为肝,开窍于目,藏魂;白虎于五脏为肺,开窍于鼻,藏魄;朱雀于五脏为心,开窍于舌,藏神;玄武于五脏为肾,开窍于身,藏精。“和合”指精、神、魂、魄四者谐和于中央脾意土,《性命圭旨》:“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则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四者无漏,则精水,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象。”

  千花公主在“内外丹成”后,为进一步加快修炼的步伐,她不断更换修炼的静地,由悬崖之下,转移到溪水之旁,幽静之处。双腿盘坐,双手举起,双目垂帘,吸气于丹田之中,提真气于天门之上,用“精气神”三元合为一体,将内丹击于空中,与天地两仪相接,与人地天相合,使阴阳相生相克,以此为契机,将天地人沟通,静修数年,最后达到“元玄全子”。象《诸真内丹集要》卷中所描述的那样,“以精气喻龟蛇,以身心为龙虎,打成一片,谓之和合四象”也。

  千花公主将天地两仪沟通,人地天融合后,又转移了修炼静地,用自己的功力,将龙凤虎龟聚拢一起,按规则旋转,以便来提高自己的功效。

  聚火载金阴神现象

  千花公主的修炼功法达到上乘后,又经数月修炼,使自己身边金光四溅,功法自如,达到了“叙周天运转,烹药炼金”之境界。千花公主按照达摩、海蟾二祖师的“吸舐撮闭”的聚火载金之法进行修炼:鼻中吸气,以接先天;舌柱上腭以迎甘露;紧摄谷道中提,明月辉辉顶上飞;寒兑垂帘兼逆听,久而神水落黄庭。待其铅华吐白,玄珠成象,电光烁处,则窈冥之后,恍惚之间,一阳爻动之时,便成金丹之母。

  经过较长时间的日夜演练,千花公主已经修炼到使自身不动,身形不能显现于阳世,灵魂出窍,悬于空中,能先知先见胜于人。

  静夜译经与虎同眠

  千花公主,自功德圆满后,为了教化狼、虫(蛇)、虎、豹,鼠、猴、鬼、妖,她用自身的功法,将它们拢到一起,聚在山脚之下,溪水之边,古洞之处,在夜深人静之时,苦口婆心地给它们讲经说道,教化它们弃恶从善,以获正果。在她给狼虫虎豹、鼠猴鬼妖讲经时,上天派天兵天将、山神、土地暗中保护她,经过数日的译经宣道,泰山上的异类受益匪浅。通过对它们的耐心说教,初步达到与虎沟通的目的,因此千花公主通过异类的说教,使它们受到启发,野性大减,温顺恒然。相互沟通,与虎同眠。

  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乃修炼者入真静时的一种境界。五气一曰天地五行之气:东方青气、南方赤气、西方白气、北方黑气、中方黄气;一曰有碍养生的五种情绪:即喜怒哀乐欲。“元”即丹田。《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欲念不生,则入真静。三花自然聚顶,五气自然朝元空于喜,则魂定,魂定而东方青帝之气朝元;空于怒,则魄定,魄定则西方白帝之气朝元;空于哀,则神定,神定而南方赤帝之气朝元;空于乐,则精定,精定则北方黑帝之气朝元;空于欲,则意定,意定而中方黄帝之气朝元。故曰五气朝元。”

  千花公主自功德圆满后,为普渡众生,教化育民,始终如一,有时为提高自己的功法,她独自一人盘坐于清静之处,双目垂帘,两手结定,闭口叩齿,心亦内收,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高度集中。达到了“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听而精在肾,舌不味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魂(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有脾”的境界。

  水火既济魂魄归真

  千花公主的修炼,其功力达到五气朝元后,但她还是不间断自己的修炼功法,以便做到尽善尽美,出神入化之境界。

  她在天空山悬崖下,僻静之处的水溪之旁,静坐凝神,祛除万虑,一念规中,默调其息而符候之。至亥末子初,阴极阳生之时,肾中一阳之气,忽尔发动,水火之性,相互含孕,水中有火,火中有水,仍乃阴包阳,阳中抱阴。

  她根据季节的变化而随之变动,有时在洞内,有时移居古洞之外,有时魂魄云游于体外,变化莫测,有时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矣,轻清之气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附于有形凡体,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有时她还将元气,元神。《悟真篇》: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魂魄,出窍归真,凝魂聚魄之境界,静修于古洞之中。

  指点曹公皈依从正

  相传,千花公主修炼功满后,为实现她救世、救民、普渡众生、教化于民的夙愿,她放弃了多年的古洞僻静生活,回到了民间,与民众相处在一起,借机向黎民百姓传播道教法则,提高他们的觉悟,用现身说法感化和教化人民,使人民群众懂得做人的道理。

  有一回,正当她在闹市区给黎民百姓讲经布道,很多围观者聚集一起,聆听她的教诲。她所讲的经卷之道,由浅入深,奇奥无穷,听者出神入化,废寝忘食,受益匪浅。一次,当她讲到道法精辟之处,突然,闯来一位身穿长袍、系丝带、脚蹬云靴、身高三丈、虎背熊腰、满脸络腮黑须,犹如凶煞之神的大汉,走近后,虎目圆睁,双眉倒立,口出秽语,进行百般污辱。这时千花公主不急不躁,耐心劝解,用道法感化于他,使他早日觉慧,弃恶从善,以便达到道家的“皈依从正”的境界。

  《玉女传》云:千花公主功德圆满后,在曹公的指点帮助下,认真诵读了《碧苑坛经和龙门心法》中的“心法真言、皈依三宝、忏悔罪业、断除障碍、合绝爱缘、戒行精严、忍辱降心、清静身心、求师问答、定慧等待、密行修真、报恩消灾、立志发愿、印证效验、保命延生、阐教宏道、济度众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功德圆满、参悟玄机”后才逐步皈依从正,名列仙班,获得正果。

  负驾飞升南天应召

  千花公主经曹公指点后,受益匪浅,又经数年的修炼,其功力达到至高。曹公根据她的修炼情况和她教化世人的经过报知上天经玉皇大帝审阅批准后,在曹公的帮助下,得道飞升上天,进入天庭。当她(他)们到达南天门时,上天的各路仙人和天兵天将列队两旁,夹道欢迎她学成归来。这时,由上天的传令官,宣读玉皇大帝的圣旨,封千花公主为“碧霞元君”,主持东岳泰山之事和民间苍生。

  千花公主受封后,辞别众位仙君和玉皇大帝,离开天庭返回泰山。在她返回的途中,看到人间的一切灾难,如老幼残疾、孤寡呆独、瘟疫流行、缺医少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尸骨遍野的场面,又看到旱魔、蝗灾、水魔、风魔和冻暴带来的自然灾害没有征服,为此她牢记心中,立志要改变现有的一切,拯救出在水深火热中的泰山周边的黎民百姓。

  分身感化崇祀千秋

  千花公主被封为碧霞元君后,在返回的路途中,看到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回到泰山后,自己下定决心,要改变人间的这些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和大自然带给人们的一切灾难。为此,她静坐在泰山莲花峰处,双腿相盘,双目垂帘,双手结定,将身心意合为一起,用内功将自身分为千万,行走与乡里,施舍于民间。有的治眼,有的治疹,有的送子,有的催生,有的治病,有的治灾,有的管洪水,有的管蝗虫,有的管甘露,有的管风暴,还有的降福与黎民百姓。由于她时时处处想黎民所想,急黎民所急,帮黎民所需,时刻保佑泰山周边的黎民百姓的安危,做到了“神灵默佑,有求必应”。

  因此,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威望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崇拜和信仰她的善男信女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每年的旧历四月十八日,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生日这一天(从古至今),人流如潮涌上泰山。所有的善男信女们和道家忠实信徒,手提供品与纸香,徒步上山,给泰山老奶奶做寿,并请求老奶奶保佑普天下的黎民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合业兴,后人曾有诗赞曰:?

  千人振衣岗,黄河如海流。

  喇叭通天响,日食百鸡宴。

  还曰:?

  香烛岁岁伴天照,玉帛金纸满地飘。

  善男信女来朝山,红灯万盏彻夜烧。

  这些朝山祭祀的场面,都是历史的事实,崇祀千秋的写照。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