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静心养生箴言(二)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15   浏览次数:

二、理论特色   1.心主神司生命   箴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春秋战国·《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语译:心对人有何功用?心是人身形脏腑的如君王统治臣民一样的器官,生命中所表现的精神情志和明智,都是由心所出。     评述:古人认为,心主血气的运行衍化,故能产生精神情志等活动以统帅身形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效用,故《内经》中喻之为君主之尊,而为人生命的主宰。中医的理论认为,心神虽由人体精气 (先天的父母元气和后天的饮食谷气)所生,但又反作用于精气而主司性命。按现代唯物辨证法来认识,可理解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但精神意识产生后又可反过来促进物质(人体身形)的生化和演变。     箴言:虽神由精气所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明·张景岳《类经·卷一第三》)。     语译:人的心神虽由先后天的精气所生,然而所以能统帅精气而为之主宰并反映出各种不同的运动功用的,则又在于人身形中的心神所驱使。     箴言: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妄其根矣。(明·袁黄《摄生三要·存神》)。

    语译:要使精能蓄聚就得先能养气,要能养气就在于先能有心神生存,故心神对气而言,犹如母之生子。故心神凝静则气才可聚,心神耗散则气亦随消失。养生者若只知视精气为宝贝而不知静存心神,这就好比是只爱惜草木的花卉而忘记或忽视了树根的固本,此无异于舍本逐末的愚笨。     评述:此箴言进一步形象地阐发了,心神是人身形精气的根本之养生道理。     箴言: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春秋战国《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语译:心神主司人精神明智则人的身形脏腑都安康,用这种方法养生则多无病而长寿,直至自然死亡也无多病害。……若心不能主司精神明智,则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都易受到危害,因血气脉道闭塞不通,故身形将大受伤损,以这种方法养生则没有不会遭遇到祸灾的。     箴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语译:人的心神之气如果是素质勇健的,则气血畅通而无病;如果是素质怯弱的,则常可因滞着而生病。     箴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内经·灵枢·本脏篇》)。     语译:人的意志,可以驾驭精神,收摄魂魄,适应气候的寒温,和调情绪的喜怒。……故心神意志平和则常精神专注集中,魂魄不消散,悔怒等七情不亢进,此则人的五神脏就不会受病邪的侵害了。(神、魂、魄、意、志等可参阅前注)。     箴言: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内经·灵枢·天年篇》)。     语译:人的心神如丧失则将死亡,人的心神相得而健常,则生命可存。     评述:由上述几则箴言,可知《内经》很强调心神对养生的重要性,认为神气对生命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且还明确指出,心神在人体还有抗邪防病的效用,认为心神的壮与弱与发病密切相关,故倡导心神既是生命的主司,也是养生的根本。由此可知,人之欲求长寿者不可不注重心神的维护。   2.心神宜清静   箴言:清静为天下正。(《春秋·老子·道德经》)。   语译:天下事包括人的心神只有清静健运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     箴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春秋战国·《内经·素问·痹论》)。     语译:心神清静则神气潜藏于内而安,心神躁动则神气易消亡而多病夭寿。     箴言: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 (嵇康《养生论》)。     语译:如心神失常躁动于生命中,则人的身形常伤丧于脏腑组织间,这好像君王昏庸在上,国家则动乱于下一样。     评述:人的心神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神躁不静,对身形是有很大危害的,此因心神静守有助于神气的潜藏,而心神的躁动则可导致神气的张扬、甚至消亡。     箴言: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金元·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语译:人的神志如过度使用则易劳损,神藏于心为心神,它应以清静为养。     箴言: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清·曹庭栋《老老恒言·燕居》)。     语译:心神清静时固然不可乱动,即使有动也不可妄动,这种动也是静的表现。……用心时戒有杂乱,杂乱则分心,分心则动而劳累。唯只有专心致志则虽用心而不劳累,这是因为情志安定、心神凝聚的原故。     评述:在心神要清静内守的认识上,古养生家是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老子主张心神应绝对虚无清静。庄子虽承老子衣钵主静,但亦进而认识到心神是静中有动而非绝对的静的。故他提出“动以天行”(心神静中有动,动则是依自然健常的法则行事的)。否则就会如水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静的。从而使后代医家进而认识到,心静是防神用太过而主张神用专一不杂,其中包括神静不用,神用不过等方面的辨证认识。   3.心神难静易动   箴言: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内经·灵枢·本神篇》)。     语译:人的先天与后天的精元相结合即称为心神或神气,随同心神而出入往来的名为魂,与人精气一道出入的谓之魄,能够主司身形的名为心,心神有所记忆的名为意,意愿的存留称为志,因意志而留存的变化名为思,因思念而有长远打算或希求的称为虑,因为思虑而与某事物相处的名为智力。     评述:本句箴言所称的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精神思维和生命活动都属于心神所主,心神主持生命,识万物,理万机,故心神常易动而难静。     箴言: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动静运用纷纭,神无不去。(陈继儒《养生肤语》)。     语译:现在的人作文时心神耗费,作事时心神耗费,好色贪淫时心神耗费,举凡是心神动静运用时错杂失常频繁,则神气没有不耗损的。     评述:大凡酒、色、财、气,俗务频繁,有的人神去则动,如何能静!?     箴言:心如猿,意如马,动而外驰,不易安定。(陈师诚《养生导引术·呼吸》)。     语译:有的人,心如猿猴时动,意如奔马难驭,心神常动而外泄,不易安定镇静而易衰老促寿。     评述:某些人,尤其是有长年生活经验、形气衰弱、精血多耗、神气失养、阅历万千、思虑无穷的老年人,其心神更易动难静。因神气躁动,不仅损神,且耗伤精气,而有损健康。故对这类心猿意马的人、尤其是老年者,要求其清心静神更为必需和重要。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