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3   浏览次数:

经义一 水热穴论帝曰: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 何也? 岐伯曰: 夫寒盛则生热也。 [内经]伤寒诸义并诸治法之未备者, 俱补载瘟疫门, 所当参阅。 伤寒总名二 黄帝曰: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为病温, 后夏至日为病暑。 此皆[内经]之明言也。 故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 皆本于寒, 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 理宜然也。 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 在未达其义耳。 初诊伤寒法三 凡初诊伤寒者, 以其寒从外入, 伤于表也。 寒邪自外而入, 必由浅渐深, 故先自皮毛, 次入经络, 又次入筋骨, 而后及于脏腑, 则病日甚矣。 故凡病伤寒者, 初必发热, 憎寒无汗, 以邪闭皮毛, 病在卫也。 渐至筋脉拘急, 头背骨节疼痛, 以邪入经络, 病在营也。 夫人之卫行脉外, 营行脉中, 今以寒邪居之, 则血气混淆, 经络壅滞, 故外证若此, 此即所谓伤寒证也。 自此而渐至呕吐, 不食, 胀满等证, 则由外入内, 由经入腑, 皆可因证而察其表里矣。 若或肌表无热, 亦不憎寒, 身无疼痛, 脉不紧数者, 此其邪不在表, 病必属里。 凡察伤寒, 此其法也。 论脉四 伤寒之邪, 实无定体, 或入阳经气分, 则太阳为首, 或入阴经精分, 则少阴为先。 其脉以浮紧而有力无力, 可知表之虚实; 沉紧而有力无力, 可知里之虚实; 中而有力无力, 可知阴阳之凶吉。 诊之之法, 当问证以知其外, 察脉以知其内, 先病为本, 后病为标。 能参合脉证, 而知缓急先后者, 乃为上工。 诊法曰: 浮脉为在表。 故凡脉见浮紧而数者, 即表邪也。 再加以头项痛, 腰脊强等证, 此即太阳经病, 当求本经轻重而解散之。 脉见洪长有力, 而外兼阳明证者, 即阳明在经之邪也, 宜求本经之寒热以散之。 脉见弦数, 而兼少阳之证者, 即少阳经半表半里之病, 宜和解而散之。 沉脉为在里, 病属三阴, 详具后六经证辨中。 但沉数有力, 是即热邪传里也, 若表证深入, 而内见大满大实, 阳邪热结等证, 治当从下也。 沉紧无力, 而外无大热, 内无烦渴等病, 此阴证也。 若或畏寒厥冷, 及呕吐, 腹痛, 泻痢者, 此即阴寒直中, 治宜温中也。 脉大者为病进, 大因邪气胜, 病日甚也。 脉渐缓者为邪退, 缓则胃气至, 病将愈也。 此以大为病进, 固其然也, 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 又当详辨。 如脉体本大, 再加洪数, 此则病进之脉, 不可当也。 如脉体本小, 因服药后而渐见滑大有力者, 此自阴转阳, 必将汗解, 乃为吉兆。 盖脉至不鼓者, 由气虚而然, 无阳岂能作汗也。 后论汗条中有按, 当并阅之。 仲景[伤寒论]曰: 脉有阴阳者, 何谓也? 曰: 凡脉浮大数动滑, 皆阳也; 沉涩弱弦微, 皆阴也。 诸脉浮数, 而发热恶寒, 身痛不欲饮食者, 伤寒也。 若洒淅恶寒, 饮食如常, 而痛偏一处者, 必血气壅遏不通, 成痈脓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为在腑, 迟为在脏。 寸关尺三部, 浮沉, 大小, 迟数同等, 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 虽剧必愈。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 阳气衰也。 脉瞥瞥如羹上珠者, 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 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 亡其血也。 其脉沉者, 荣气微也。 若脉浮大者, 气实血虚也。 脉微缓者, 为欲愈也。 阳脉浮, 阴脉弱者, 为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脉微弱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 更下也。 阴证无脉, 温之而脉微续者生, 暴出者死。 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 [论]曰: 寸脉微, 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于阳中, 则洒淅恶寒也。 尺脉微, 名曰阴不足, 阳气下陷入阴中, 则发热也。 寸口脉微而涩, 微者卫气不行, 涩者荣气不足。 卫气衰, 面色黄, 荣气不足, 面色青。 荣为根, 卫为叶, 荣卫俱微, 则根叶枯槁, 而寒栗, 欬逆, 唾腥, 吐涎沫也。 [论]曰: 紧脉从何而来? 曰: 假令亡汗若吐, 以肺里寒, 故令脉紧也。 假令欬者, 坐饮冷水, 故令脉紧也。 假令下利, 以胃中虚冷, 故令脉紧也。 按此言紧者, 即弦搏不软之谓, 盖单言其紧, 而无滑数之意, 乃阳明胃气受伤之脉, 故主为阴寒之证。 若紧而兼数, 则必以外邪所致。 愚按: 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此古今相传之法也。 然沉脉亦有表证, 此阴实阳虚, 寒胜者然也。 浮脉亦有里证, 此阳实阴虚, 水亏者然也。 故凡欲察表邪者, 不宜单据浮沉, 只当以紧数与否为辨, 方为的确。 盖寒邪在表, 脉皆紧数, 紧数甚者邪亦甚, 紧数微者邪亦微, 紧数浮洪有力者, 邪在阳分, 即阳证也, 紧数浮沉无力者, 邪在阴分, 即阴证也。 以紧数之脉而兼见表证者, 其为外感无疑, 即当治从解散。 然内伤之脉, 亦有紧数者, 但内伤之紧, 其来有渐, 外感之紧, 发于陡然, 以此辨之, 最为切当。 其有似紧非紧, 但较之平昔, 稍见滑疾而不甚者, 亦有外感之证, 此其邪之轻者, 或以初感而未甚者, 亦多见此脉, 是又不可不兼证而察之也。 若其和缓而全无紧疾之意, 则脉虽浮大, 自非外邪之证。 按陶节庵曰: 夫脉浮当汗, 脉沉当下, 固其宜也。 然其脉虽浮, 亦有可下者, 谓邪热入腑, 大便难也, 设使大便不难, 岂敢下乎? 其脉虽沉, 亦有可汗者, 谓少阴病, 身有热也, 设使身不发热, 岂敢汗乎? 若此之说, 可见沉有表, 而浮亦有里也。 风寒辨五 凡病伤寒者, 本由寒气所伤, 而风即寒之帅也。 第以风寒分气令, 则风主春而东, 寒主冬而北; 以风寒分微甚, 则风属阳而浅, 寒属阴而深。 然风送寒来, 寒随风入, 透骨侵肌, 本为同气, 故凡寒之浅者, 即为伤风, 风之深者, 即为伤寒; 而不浅不深, 半正半邪之间者, 即为疟疾; 其有留于经络, 而肢体疼痛者, 则为风痹。 然则伤风也, 伤寒也, 疟疾, 风痹也, 皆风寒之所为也。 观[灵枢?九宫八风篇]及岁露论所载, 俱甚言虚邪贼风之为害, 口问篇言风成为寒热, 此皆指风为寒邪也。 即如冬伤于寒者, 宜乎其为伤寒也, 若春夏秋三时之感冒, 则孰非因寒, 亦孰非因风而入之。 故仲景曰: 凡伤寒之病, 多从风寒得之, 始因表中风寒, 人里则不消矣, 未有温覆而当, 不消散者, 岂非风寒本为同气乎。 [内经]曰: 谨候虚风而避之。 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 如避矢石然, 邪弗能害, 此之谓也, 此杜渐防微之道也。 伤寒三证六 夫伤寒为病, 盖由冬令严寒, 以水冰地裂之时, 最多杀厉之气, 人触犯之而实时病者, 是为正伤寒, 此即阴寒直中之证也。 然惟流离穷困之世多有之, 若时当治平, 民安饱暖, 则直中之病少见, 此伤寒之一也。 其有冬时感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营卫之间, 至春夏时, 又遇风寒, 则邪气应时而动, 故在春则为温病, 在夏则为暑病。 是以辛苦之人, 春夏多温热病者, 皆由冬时触寒所伤, 故随气传变, 本非即病正伤寒之属, 所当因其寒热而随证调治之, 此伤寒之二也。 又有时行之气者, 如春时应暖而反寒, 夏时应热而反凉, 秋时应凉而反热, 冬时应寒而反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 是实时行之病, 感冒虚风不正之气, 随感随发, 凡禀弱而不慎起居多劳倦者多犯之, 此伤寒之三也。 凡此三者, 皆伤寒之属, 第其病有不同, 治有深浅, 苟不能辨, 则必致误人。 六经证七 太阳经病, 头项痛, 腰脊强, 发热恶寒, 身体痛, 无汗, 脉浮紧。 以太阳经脉由脊背连风府, 故为此证, 此三阳之表也。 阳明经病, 为身热, 目疼, 鼻干, 不眠, 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 故为此证, 此三阳之里也。 少阳经病, 为胸痛, 耳聋, 寒热, 呕而口苦, 咽干目眩, 脉弦而数。 以少阳之脉循?肋, 终于耳, 故为此证。 此二阳三阴之间也。由此渐入三阴, 故为半表半里之经。 太阴经病, 为腹满而吐, 食不下, 嗌干, 手足自温, 或自利腹痛不渴, 脉沉而细。 以太阴之脉布胃中, 络于嗌, 故为此证。 少阴经病, 为舌干口燥, 或自利而渴, 或欲吐不吐, 或引衣蜷卧, 心烦, 但欲寐, 其脉沉。 以少阴之脉贯肾络于肺, 系舌本, 故为此证。 厥阴经病, 为烦满囊缩, 或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消渴, 饥而不欲食, 食即吐蚘, 下之利不止, 脉沉而弦。 以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故为此证。 成无己曰: 热邪自太阳传至太阴, 则腹满而嗌干, 未成渴也。 传至少阴, 则口燥舌干而渴, 未成消也。 传至厥阴而成消渴者, 热甚能消水故也。 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者, 谓之消渴。 肝居下部, 而邪居之, 则木火相犯, 所以邪上撞心。 木邪乘土, 则脾气受伤, 所以饥不欲食, 食即吐蚘。 脾土既伤, 而复下之, 则脾气愈虚, 所以痢不止。 正阳明腑病者, 由表而传里, 由经而入腑也。 邪气既深, 故为潮热自汗, 谵语发渴, 不恶寒, 反恶热, 揭去衣被, 扬手掷足, 或发斑黄狂乱, 五六日不大便, 脉滑而实。 此实热已传于内, 乃可下之。 若其脉弱无神, 或内无痞满实坚等证, 又不可妄行攻下。 仲景曰: 尺寸俱浮者, 太阳受病也, 当一二日发。 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 当二三日发。 尺寸俱弦者, 少阳受病也, 当三四日发。 此三阳皆受病, 未入于腑者, 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 太阴受病也, 当四五日发。 尺寸俱沉者, 少阴受病也, 当五六日发。 尺寸俱微缓者, 厥阴受病也, 当六七日发。 此三阴俱受病, 已入于腑者, 可下而已。 成无己注曰: 三阳受邪, 为病在表, 法当汗解, 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 入腑则宜下, 故云未入于腑者, 可汗而已。 三阴受邪, 为病在里, 于法当下, 然三阴亦有在经者, 在经则宜汗, 故云已入于腑者, 可下而已。 太阳证似少阴者, 以其发热恶寒, 而脉反沉也。 少阴证似太阳者, 以其恶寒脉沉, 而反发热也。 仲景曰: 太阳病, 发热头痛, 脉反沉, 身体疼痛, 若不瘥者, 当救其里, 宜四逆汤。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按此二证, 谓病在太阳, 其脉当浮, 而反沉者, 因正气衰弱, 里虚而然, 故当用四逆汤, 此里虚不得不救也。 病在少阴, 证当无热, 而反热者, 因寒邪在表, 犹未传里, 故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此表邪不得不散也。 此二证者, 均属脉沉发热, 但其有头疼, 故为太阳病, 无头疼, 故为少阴病。 第在少阴而反发热者, 以表邪浮浅, 可以汗解, 其反犹轻; 在太阳而反脉沉者, 以正气衰微, 难施汗下, 其反为重。 由此观之, 可见阳经有当温里者, 故以生附配干姜, 补中自有散意; 阴经有当发表者, 故以熟附配麻黄, 发中亦有补焉。 此仲景求本之治, 其它从可知矣。 传经辨八附合病并病义 伤寒传变, 不可以日数为拘, 亦不可以次序为拘。 如[内经]言一日太阳, 二日阳明, 三日少阳之类, 盖言传经之大概, 非谓凡患伤寒者, 必皆如此也。 盖寒邪中人, 本无定体, 观陶节庵曰: 风寒之初中人也无常, 或入于阴, 或入于阳, 非但始太阳, 终厥阴也。 或自太阳始, 日传一经, 六日至厥阴, 邪气衰不传而愈者, 亦有不罢再传者, 或有间经而传者, 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 或有始终只在一经者, 或有越经而传者, 或有自少阳, 阳明而入者, 或有初入太阳, 不作郁热, 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 所以凡治伤寒, 不可拘泥, 但见太阳证, 便治太阳, 但见少阴证, 便治少阴, 但见少阳, 阳明证, 便治少阳, 阳明, 此活法也。 又有合病, 并病之证。 曰合病者, 两经或三经齐病, 不传者为合病。 并病者, 一经先病未尽, 又过一经者, 为并病。 所以有太阳阳明合病, 有太阳少阳合病, 有阳明少阳合病, 有三阳合病。 三阳若与三阴合病, 即是两感, 所以三阴无合并例也。 即仲景亦曰: 日数虽多, 但见表证而脉浮紧者, 犹宜汗之; 日数虽少, 但见里证而脉沉实者, 犹宜下之, 诚为不易之论。 故不可执定日数, 谓一二日宜发表, 三四日宜和解, 五六日即宜下, 若或不知通变, 因致误人者多矣。 故必真知其表邪未解, 则当汗之, 真知其胃邪已实, 方可下之, 真知其阴寒邪胜, 自宜温之, 真知其邪实正虚, 客主不敌, 必须补之。 但能因机察变, 原始要终而纤悉无遗者, 方是活人高手。 仲景曰: 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 若躁烦, 脉数急者, 为传也。 伤寒六七日, 无大热, 其人躁烦者, 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二三日, 阳明, 少阳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伤寒三日, 三阳为尽, 三阴当受邪, 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阳证阴证辨九 凡治伤寒, 须先辨阳证阴证。 若病自三阳不能解散, 而传入三阴, 则寒郁为热, 因成阳证。 盖其初病, 必发热头痛, 脉浮紧, 无汗, 以渐而深, 乃入阴经。 此邪自阳分传来, 愈深则愈热, 虽在阴经, 亦阳证也。 其脉必沉实有力, 其证必烦热炽盛, 此当攻里, 或清或下, 随宜而用。 若内不有热, 安得谓之阳证乎? 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痛等证, 原不由阳经所传, 而径入阴分者, 其证或厥冷, 或呕吐, 或腹痛泻利, 或畏寒不渴, 或脉来沉弱无力, 此皆元阳元气之不足, 乃为真正阴证。 经曰: 发热恶寒发于阳, 无热恶寒发于阴。 此以传经不传经而论阴阳也。 阴阳之治, 又当辨其虚实如左: 治伤寒, 凡阳证宜凉宜泻, 阴证宜补宜温, 此大法也。 第以经脏言阴阳, 则阴中本有阳证, 此传经之热邪也。 以脉证言阴阳, 则阳中最多阴证, 此似阳之虚邪也。 惟阴中之阳者易辨, 而阳中之阴者为难知耳。 如发热狂躁, 口渴心烦, 喜冷, 饮水无度, 大便?, 小便赤, 喉痛口疮, 声粗气急, 脉来滑实有力者, 此真阳证也。 其有身虽热, 而脉来微弱无力者, 此虽外证似阳, 实非阳证。 观陶节庵曰: 凡发热面赤烦躁, 揭去衣被, 唇口赤裂, 言语善恶不避亲疏, 虚狂假斑, 脉大者, 人皆不识, 认作阳证, 殊不知阴证不分热与不热, 须凭脉下药, 至为切当。 不问脉之浮沉, 大小, 但指下无力, 重按全无, 便是阴脉, 不可与凉药, 服之必死, 急与五积散, 通解表里之寒, 甚者必须加姜附以温之。 又曰: 病自阳分传入三阴者, 俱是脉沉, 妙在指下有力无力中分, 有力者为阳, 为实为热, 无力者为阴, 为虚为寒, 此节庵出人之见也。 然以余观之, 大都似阳非阳之证, 不必谓其外热, 烦躁, 微渴, 戴阳之类, 即皆为阴证也, 但见其元阳不足, 而气虚于中, 虽有外热, 即假热耳, 设用清凉消耗, 则中气愈败, 中气既败, 则邪气愈强, 其能生乎? 故凡遇此等证候, 必当先其所急。 人知所急在病, 而不知所急在命, 元气忽去, 疾如绝弦, 呼吸变生, 挽无及矣。 治例另列后卷。 伤寒纲领, 惟阴阳为最, 此而有误, 必致杀人。 然有纯阳证, 有纯阴证, 是当定见分治也。 又有阴阳相半证, 如寒之即阴胜, 热之即阳胜, 或今日见阴, 而明日见阳者有之, 今日见阳, 而明日变阴者亦有之, 其在常人最多此证, 盘珠胶柱, 惟明哲者之能辨也。 然以阴变阳者多吉, 以阳变阴者多凶, 是又不可不察。 凡病人开目喜明, 欲见人, 多谭者属阳; 闭目喜暗, 不欲见人, 懒言者属阴。 [论]曰: 夫阳盛阴虚, 汗之则死, 下之则愈; 阳虚阴盛, 汗之则愈, 下之则死。 又曰: 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 承气入胃, 阴盛以亡。 按: 此阴阳二字, 乃以寒热为言也。 阳盛阴虚, 言内热有余, 而外寒不甚也。 夫邪必入腑, 然后作热, 热实于内, 即阳盛也, 故再用温热以汗之, 则死矣。 阳虚阴盛, 言寒邪有余, 而蓄热未深也。 夫邪中于表, 必因风寒, 寒束于外, 即阴盛也, 故妄用沉寒以下之, 则死矣。 所以阳盛者用桂枝则毙, 阴盛者用承气则亡。 三阳阳明证十 仲景曰: 病有太阳阳明, 有正阳阳明, 有少阳阳明, 何谓也? 答曰: 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 胃家实也。 少阳阳明者, 发汗, 利小便, 胃中燥烦实, 大便难是也。 问曰: 何缘得阳明病? 答曰: 太阳病发汗, 若下, 若利小便, 此亡津液, 胃中干燥, 因转属阳明, 内实, 大便难, 此名阳明也。 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 答曰: 身热汗自出, 不恶寒反恶热也。 按: 此三阳阳明之证, 皆自经传腑, 胃家之实证也。 曰太阳阳明者, 邪自太阳传入于胃, 其名脾约, 以其小便数, 大便?也。 正阳阳明者, 邪自阳明本经传入于腑, 而邪实于胃也。 少阳阳明者, 邪自少阳传入于胃也。 胃为腑者, 犹府库之府, 府之为言聚也。 以胃本属土, 为万物所归, 邪入于胃, 则无所复传, 郁而为热, 此由耗亡津液, 胃中干燥, 或三阳热邪不解, 自经而腑, 热结所成, 故邪入阳明胃腑者, 谓之实邪。 土气为邪, 王于未申, 所以日晡潮热者, 属阳明也。 [论]曰: 潮热者实也, 是为可下之证。 又曰: 潮热者, 此外欲解也, 可攻其里焉。 又曰: 其热不潮, 不可与承气。 此潮热属胃可知也。 然潮热虽为可攻, 若脉浮而紧, 或小便难, 大便溏, 身热无汗, 此热邪未全入腑, 犹属表证, 仍当和解。 若邪热在表而妄攻之, 则祸不旋踵矣。 成无己曰: 胃为水谷之海, 主养四傍, 故四傍有病, 皆能传入于胃, 入胃则更不复传。 如太阳病传之入胃, 则不更传阳明; 阳明病传之入胃, 则不更传少阳; 少阳病传之入胃, 则不更传三阴也。 两感十一 病两感于寒者, 一日则太阳与少阴表里俱病, 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邪在表, 口干而渴者邪在里。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表里俱病, 身热目痛, 鼻干不眠者邪在表, 腹满不欲食者邪在里。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表里俱病, 耳聋?痛, 寒热而呕者邪在表, 烦满, 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邪在里。 凡两感者, 或三日, 或六日, 营卫不行, 脏腑不通, 昏不知人, 胃气乃尽, 故当死也。 若此两感, 虽为危证, 然不忍坐视, 其于拯溺救焚之计所不可免, 但当细察其证, 亦自有缓急可辨。 若三阳之头痛身热, 耳聋?痛, 恶寒而呕, 此在表者, 不得不解于外。 其三阴之腹满口渴, 囊缩谵语, 此在里者, 不得不和其中。 若其邪自外入, 而外甚于里者, 必当以外为主治, 而兼调其内。 若其邪因虚袭, 而元气不支者, 速宜单顾根本, 不可攻邪, 但使元阳不败, 则强敌亦将自解, 其庶几乎有可望也。 此证变态非常, 故不可凿言方治。 按: 门人钱祯曰: 两感者, 本表里之同病, 似若皆以外感为言也, 而实有未必尽然者, 正以外内俱伤, 便是两感。 今见有少阴先溃于内, 而太阳继之于外者, 即纵情肆欲之两感也。 太阴受伤于里, 而阳明重感于表者, 即劳倦竭力, 饮食不调之两感也。 厥阴气逆于脏, 少阳复病于腑者, 即七情不慎, 疲筋败血之两感也。 人知两感为伤寒, 而不知伤寒之两感, 内外俱困, 病斯剧矣。 但伤有重轻, 医有知不知, 则死生系之。 或谓两感证之不多见者, 盖亦见之不广, 而义有未达耳。 其于治法, 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此言最切此病, 诚发人之未发, 深足指迷, 不可不录。 [page] 表里辨十二 阳邪在表则表热, 阴邪在表则表寒。 阳邪在里则里热, 阴邪在里则里寒。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而无定处, 则往来寒热。 邪在表则心腹不满, 邪在里则心腹胀痛。 邪在表则呻吟不安, 邪在里则躁烦闷乱。 邪在表则能食, 邪在里则不能食。 不欲食者, 邪在于表里之间, 未至于不能食也。 邪在表则不烦不呕, 邪在里则烦满而呕。 凡初见心烦喜呕, 及胸膈渐生痞闷者, 邪在表方传里也, 不可攻下。 凡病本在表, 外证悉具, 而脉反沉微者, 以元阳不足, 不能外达也, 但当救里, 以助阳散寒为上策。 前卷传忠录中有辨, 当互阅之。 寒热辨十三 邪气在表发热者, 表热里不热也, 宜温散之。 邪气在里发热者, 里热甚而达于外也, 宜清之。 阳不足, 则阴气上入阳中而为恶寒, 阴胜则寒也, 宜温之。 阴不足, 则阳气陷入阴中而为发热, 阳胜则热也, 宜清之。 寒热往来者, 阴阳相争, 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也。 盖热为阳, 寒为阴, 表为阳, 里为阴, 邪之客于表者为寒, 邪与阳相争则为寒栗; 邪之传于里者为热, 邪与阴相争则为热躁; 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者, 外与阳争则为寒, 内与阴争则为热, 或表或里, 或出或入, 是以寒热往来, 此半表里之证也。 故凡寒胜者必多寒, 热胜者必多热, 但审其寒热之势, 则可知邪气之浅深也。 经曰: 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仲景曰: 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论汗十四 仲景论曰: 寸口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 当发其汗也。 曰: 三阳皆受病, 未入于府者, 可汗而已。 详见前六经证中。 曰: 太阳病, 脉浮紧, 无汗发热, 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者, 此当发其汗。 按此一证, 虽以太阳经为言, 然阳明, 少阳日久不解者, 亦仍当汗散, 但太阳为三阳之表, 而主通身之外证, 故特举太阳为言也。 曰: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曰: 脉浮而数者, 可发汗, 宜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邪在表也, 不可下, 宜麻黄汤主之。 曰: 阳明病, 脉浮, 无汗而喘者, 发汗则愈, 宜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者, 宜葛根汤主之。 曰: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曰: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发热汗出, 恶风脉缓者, 名为中风。 太阳病,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桂枝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曰: 阳明病, 脉迟, 汗出多, 微恶寒者, 表未解也,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病如疟状, 日晡所发热者, 属阳明也。 脉浮虚者, 当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厥阴证, 有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四逆汤, 攻表桂枝汤。 曰: 下利后, 身疼痛, 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 宜桂枝汤发汗。 按此以身疼痛者为表证, 故当散之。 曰: 伤寒发汗解, 半日许复烦, 脉浮数者, 可更发汗, 宜桂枝汤主之。 曰: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 此证脉虽沉而身反热者, 正乃阴经之表证也, 故宜用此温散。 曰: 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 ?下?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脉沉紧者, 与小柴胡汤。 曰: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曰: 阳明病, 发潮热,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满者, 小柴胡汤主之。 曰: 阴证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 曰: 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续自微汗出, 不恶寒。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如此者可小发汗。 按: 仲景表汗之条, 缕悉尚多, 今但述其切要者, 凡二十四证, 以见其宜否之法, 而大意可得也。 第其所用汗剂, 不曰麻黄, 则曰桂枝, 此寒邪初感, 温散之妙法也。 今后人以麻黄, 桂枝为异物而不敢用, 而复有强为之释者, 谓此在仲景乃为隆冬直中阴寒者设耳, 而不知四时阴胜之邪, 皆最宜者也。 鸣呼, 仲景之下, 再无仲景, 可见医中之品矣。 各经表证, 凡有汗出不彻者, 皆未足言汗。 盖邪未尽去, 其人必身热不退, 而仍觉躁烦, 或四体酸疼, 坐卧有不安者, 以汗出不彻故也。 何从知之? 但诊其脉紧不退, 及热时干燥无汗者, 即其证也, 仍宜汗之。 如果汗透而热仍不退, 或汗后身热愈甚者, 是即所谓阴阳交, 魂魄离, 大凶之兆也。 凡汗之不彻者, 其故有三: 如邪在经络筋骨, 而汗出皮毛者, 此邪深汗浅, 卫解而营不解, 一不彻也; 或以十分之邪, 而去五分之汗, 此邪重汗轻, 二不彻也; 或寒邪方去, 犹未清楚, 遽起露风, 而因虚复感, 此新旧相踵, 三不彻也。 凡遇此者, 当辨其详, 而因微甚以再汗之。 凡既愈复热者, 其故有四: 或以邪气方散, 胃气未清, 因而过食者, 是为食复, 此其一也; 或以表邪方解, 原不甚虚, 有过慎者, 辄加温补, 是误补而复, 此其二也。 若此二者, 所谓食入于阴, 长气于阳, 以致胃气复闭, 阳邪复聚而然, 表邪既复, 仍宜汗也。 又或有以新病方瘳, 不能调摄, 或劳伤脾阴, 因而复热者, 是名劳复, 此其三也; 或不慎房室, 因而再感者, 是名女劳复, 此其四也。 若此二者, 所谓阴虚者阳必凑之而然, 此则或从补, 或从汗, 当因变制宜, 权其缓急, 而治分虚实也。 [论]曰: 伤寒差后, 更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 宜汗解之。 脉沉实者, 宜下解之。 取汗之法, 当取于自然, 不宜急暴, 但服以汤剂, 盖令温暖, 使得津津微汗, 稍令久之, 则手足俱周, 遍身通达, 邪无不散矣。 若一时逼之, 致使如淋如洗, 则急遽间卫气已达, 而营气未周, 反有不到之处, 且恐大伤元气, 非善法也。 余尝见有子病者, 其父母爱惜之甚, 欲其速愈, 且当温暖之令, 覆以重被, 犹恐不足, 而以身压其上, 子因热极呼叫, 其父母曰: 犹未也, 须再出些方好。 及许久放起, 竟致亡阳而毙之。 是但知汗出何妨, 而不知汗之杀之, 此强发之鉴也。 又有邪本不甚, 或挟虚, 年衰感邪等证, 医不能察, 但知表证宜解, 而发散太过; 或误散无效, 而屡散不已, 因而即被其害者有之; 或邪气虽去, 遂致胃气大伤, 不能饮食, 而羸惫不振者有之, 此过汗之戒也。 凡发汗太过, 一时将致亡阳, 或身寒而栗, 或气脱昏沉等候, 速宜煎独参汤一两许饮之, 或甚者以四味回阳饮速为挽回, 庶可保全, 否则恐致不救。 脉有忌汗者, 如[伤寒论]曰: 太阳病,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弦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不可发汗, 发汗则寒栗, 不能自还。 伤寒四五日, 脉沉而喘满, 沉为在里, 不可汗。 汗亡津液, 必大便难而谵语。 少阴病, 脉微, 不可发汗, 以亡阳故也。 伤寒, 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下也。 尺脉弱而无力者, 切不可汗下。 尺中迟者, 不可发汗, 以荣气不足, 血少故也。 景岳子曰: 按以上忌汗诸脉, 可见仲景大意, 故凡治伤寒, 但见脉息微弱, 及沉细无力者, 皆不可任意发汗。 然欲去外邪, 非汗不可, 而仲景云脉微弱者不可发汗, 夫脉弱非阳, 既不可用寒凉, 而寒邪在表, 又不可用攻下, 然则舍汗之外, 又将何法以治此表邪乎? 不知温中即可以散寒, 而强主即可以逐寇, 此仲景之意, 岂不尽露于言表, 而明悟者当心会之矣。 且凡病外感而脉见微弱者, 其汗最不易出, 其邪最不易解, 何也? 正以元气不能托送, 即发亦无汗, 邪不能解, 则愈发愈虚, 而危亡立至矣。 夫汗本乎血, 由乎营也, 营本乎气, 由乎中也, 未有中气虚而营能盛者, 未有营气虚而汗能达者。 脉即营之外候, 脉既微弱, 元气可知, 元气愈虚, 邪愈不解, 所以阳证最嫌阴脉, 正为此也。 故治此者, 但遇脉息微弱, 正不胜邪等证, 必须速固根本, 以杜深入, 专助中气, 以托外邪, 必使真元渐充, 则脉必渐盛, 自微细而至滑大, 自无力而至有神, 务令阴脉转为阳脉, 阴证转为阳证。 斯时也, 元气渐充, 方是正复邪退, 将汗将解之佳兆。 故凡治表邪之法, 有宜发散者, 有宜和解者, 有宜调补营卫者。 如果邪实而无汗, 则发散为宜; 有汗而热不除, 则和解为宜; 元气虚而邪不能退, 则专救根本, 以待其自解自汗为宜。 此逐邪三昧, 万全之法也。 今有庸流, 但见其外, 不见其内, 每不论证之阴阳, 脉之虚实, 但知寒凉可以退热, 但知发散可以解表, 不知元阳一败, 则土崩瓦解, 立见溃矣。 反掌杀人, 而终身不悟, 是真下愚不移者也。 若而人者, 亦可谓之医乎? 证有忌汗者, 如[伤寒论]曰: 当汗者, 下之为逆; 当下者, 汗之为逆。 下利清谷, 不可攻表, 汗出必胀满, 以重亡津液故也。 汗家不可发汗。 阳虚不得重发汗。 ?家不可发汗。 亡血家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 发汗必便血。 咽喉干燥者, 不可发汗。 咽中闭塞, 不可发汗, 发汗则吐血, 气欲绝。 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 疮家虽身痛, 不可发汗, 发汗则痉。 欬而小便利, 若失小便者, 不可发汗, 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诸动气不可发汗。 动气义详后论下。 论吐十五 仲景曰: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 邪结在胸中, 心中满而烦, 饥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 当吐之, 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结, 以客气在胸中, 心下满而烦, 饮食不能入者, 病在胸中, 当吐之。 曰: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 项不强, 寸脉微浮, 胸中痞?, 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 宜瓜蒂散。 少阴病, 饮食入口则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始得之, 手足寒, 脉弦迟者, 此胸中实, 不可下也, 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 不可吐也, 急温之, 宜四逆汤。 按: 此二节, 前节言胸有寒者, 谓寒邪也, 所以当吐; 后节言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 谓中寒也, 所以宜温。 然则前节之言寒者, 言寒邪之实, 后节之言寒者, 言胃气之虚, 均谓之寒, 而有虚实之异。 实者宜吐, 吐则散也; 虚而吐之, 则胃气愈虚, 病必更甚矣。 此等要处, 最当详察。 曰: 病胸上诸实, 胸中郁郁而痛, 不能食, 欲使人按之, 而反有涎唾, 下利日十余行, 其脉反迟, 而寸脉微滑, 此可吐之, 吐之利则止。 曰: 太阳病, 吐之, 但太阳病当恶寒, 今反不恶寒, 不欲近衣者, 此为吐之内烦也。 按: 此以太阳证有不当吐而吐者, 必邪热乘虚入胃, 故致内烦也。 宿食在上脘者, 当吐之。 凡用吐药, 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也。 寸脉弱而无力者, 切忌用吐。 [page] 论下十六 [论]曰: 三阴皆受病, 已入于府者, 可下而已。 此详义见前六经证。 曰: 脉浮而大, 心下反?, 有热属藏者, 攻之, 不令发汗。 按: 此以心下?而热在藏, 即脉虽浮大者, 病亦属里, 故不宜发汗, 而当攻内也。 曰: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 按: 此以阳明内热而为头痛也, 故可攻之。 曰: 阳明病, 外已解而潮热者, 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此大便已?也, 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虽多, 而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 曰: 阳明病, 胃中有燥屎者, 可攻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绕脐痛, 烦躁, 发作有时者, 此有燥屎也。 曰: 汗出谵语者, 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为风也, 须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热在里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汗不解, 腹满痛者, 邪在里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病腹中满痛者, 此为实也, 当下之。 曰: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者, 或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 曰: 阳明少阳合病, 脉滑而数者, 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按: 此一条必须兼脉证而察之, 盖伤寒之脉滑数者多, 若无胀痛等证, 未必即为宿食, 故不可单据滑数之脉, 便认作可攻之证。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非大满, 犹生寒热, 则病不除也。 按此一条言若非大满, 而犹生寒热者, 是表病犹不除也, 尚不可下。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大满大实坚, 有燥屎, 自可徐下之, 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内虚热入, 协热遂利, 烦躁诸变, 不可胜数, 轻者困笃, 重者必死矣。 按: 此一条言外无表证, 内有坚满, 然后可下, 正以见下不宜轻, 轻下者, 为祸不小也。 曰: 太阳病,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若表未解者, 不可攻, 当先解表。 表已解,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仁承气汤。 凡伤寒当下者, 不宜用丸药, 以丸药不能涤荡热邪, 而但能损正气也。 又凡治伤寒热邪传里者, 服下药后, 仍用盐炒麸皮一升许, 将绢包于病人腹上, 款款熨之, 使药气得热则行, 大便必易通也。 脉有忌下者, 如[伤寒论]曰: 伤寒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 更下也。 寸口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为大逆。 关脉弱, 胃气虚有热, 不可大攻之, 热去则寒起。 尺脉涩弱无力者, 不可下。 大便?者当下之, 设脉迟缓者不可下, 里气不实也。 脉虚细者不可下。 脉浮者不可下。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巅,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虚者不宜下也。 脉浮而大, 浮为气实, 大为血虚, 血虚为无阴, 孤阳独下阴部者, 医以为热, 而复用毒药攻其胃, 此为重虚, 客阳去有期, 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濡而紧, 濡则阳气微, 紧则荣中寒。 阳微卫中风, 发热而恶寒, 荣紧胃气冷, 微呕心内烦。 医谓有大热, 解肌而发汗, 亡阳虚烦躁, 心下苦痞坚, 表里俱虚竭, 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 怅怏不得眠。 不知胃气冷, 紧寒在关元, 当温反下之, 安可复追还。 脉久数者, 非外邪也, 不可下之。 脉细数者, 非实邪也, 不可下。 结胸证, 其脉浮大者, 邪未入府也, 不可下, 下之则死。 大扺伤寒最宜慎下, 若脉息无力, 及表证未罢者, 不可乱投汤剂, 下之为逆。 证有忌下者, 如太阳病外证未解,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邪在表也, 不可下。 阳明病, 若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不可下。 阳明病, 潮热, 大便初?后溏者, 不可攻。 阳明病, 腹微满, 初头?, 后必溏者, 非实热也, 不可攻之。 阳明病, 其热不潮者, 未可与承气汤。 阳明病, 虽有潮热, 而大便不?者, 不可与承气汤。 不转失气者, 其内不坚, 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 心下?满者, 不可攻,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在心下者, 其邪在胸膈, 犹未入腑也, 故不可攻。 脏结无阳证, 不往来寒热, 其人反静, 舌上苔滑者, 不可攻也。 病欲吐者, 不可下。 呕多, 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此呕多者, 病在上焦, 病在上而攻其下, 取败之道也。 阳明病, 若汗多, 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汤。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下利不止亦死。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 故攻其热必哕。 阴强无阳者, 虽其大便坚?, 亦不可下, 下之则清谷腹满。 阴阳俱虚, 恶水者, 若下之, 则里冷, 不嗜食, 大便完谷出。 阳微者不可下, 下之则心下痞?。 恶寒者, 不可下。 小便清利者, 火不盛也, 不可下。 诸四逆厥者, 不可下。 咽中闭塞者不可下。 发汗多, 亡阳谵语者不可下。 诸虚者不可下, 下之则阳虚而生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 身必冷如冰, 其有眼睛不慧, 语言不休, 口虽欲言, 舌不得前者皆死。 阴虚水亏, 虚烦虚躁者不可下, 重亡其阴, 万无生理矣。 看目十七 夫治伤寒须观两目, 或赤或黄, 赤者为阳证, 若兼六脉洪大有力, 或躁而渴者, 其热必甚, 轻则三黄石膏汤, 重则大承气之类主之。 凡目色清白, 而无昏冒闪烁之意者, 多非火证, 不可轻用寒凉。 眼眵多结者, 必因有火。 盖凡有火之候, 目必多液, 液干而凝, 所以为眵, 即如肺热甚则鼻涕出, 是亦目液之类也。 目睛上视者, 谓之戴眼, 此属足太阳经之证。 盖太阳为目之上网, 而与少阴为表里, 少阴之肾气大亏, 则太阳之阴虚血少, 故其筋脉燥急, 牵引而上。 若直视不转者, 尤为凶候。 欲治此者, 速当以培阴养血为主。 今人不知, 皆云为风, 若用风药, 则阴愈虚, 血愈燥矣, 其有不颠覆者, 未之有也。 舌色辨十八 舌为心之官, 本红而泽, 凡伤寒三四日已后, 舌上有胎, 必自润而燥, 自滑而涩, 由白而黄, 由黄而黑, 甚至焦干, 或生芒刺, 是皆邪热内传, 由浅入深之证也。 故凡邪气在表, 舌则无胎, 及其传里, 则津液干燥而舌胎生矣。 若邪犹未深, 其在半表半里之间, 或邪气客于胸中者, 其胎不黑不涩, 止宜小柴胡之属以和之。 若阳邪传里, 胃中有热, 则舌胎不滑而涩, 宜栀子豉汤之属以清之。 若烦躁, 欲饮水数升者, 白虎加人参汤之类主之。 大都舌上黄胎而焦涩者, 胃腑者邪热也, 或清之, 或微下之。 [金匮要略]曰: 舌黄未下者, 下之黄自去, 然必大便燥实, 脉沉有力而大渴者, 方可下之。 若微渴而脉不实, 便不坚, 胎不干燥芒刺者, 不可下也。 其有舌上黑胎而生芒刺者, 则热更深矣, 宜凉膈散, 承气汤, 大柴胡之属, 酌宜下之。 若胎色虽黑滑而不涩者, 便非实邪, 亦非火证, 非惟不可下, 且不可清也。 此辨舌之概, 虽云若此, 然犹有不可概论者, 仍宜详察如左。 按: 伤寒诸书皆云: 心为君主之官, 开窍于舌。 心主火, 肾主水, 黑为水色, 而见于心部, 是为鬼贼相刑, 故知必死。 此虽据理之谈, 然实有未然者。 夫五行相制, 难免无克, 此其所以为病, 岂因克为病, 便为必死? 第当察其根本何如也。 如黑色连地, 而灰黯无神, 此其本原已败, 死无疑矣。 若舌心焦黑, 而质地红活, 未必皆为死证。 阳实者清其胃火, 火退自愈, 何虑之有。 其有元气大损, 而阴邪独见者, 其色亦黄黑, 真水涸竭者, 其舌亦干焦, 此肾中水火俱亏, 原非实热之证。 欲辨此者, 但察其形气脉色, 自有虚实可辨, 而从补从清, 反如冰炭矣。 故凡以焦黑干涩者, 尚有非实非火之证。 再若青黑少神而润滑不燥者, 则无非水乘火位, 虚寒证也。 若认此为火, 而苦寒一投, 则余烬随灭矣。 故凡见此者, 但当详求脉证, 以虚实为主, 不可因其焦黑, 而执言清火也。 伤寒固尔, 诸证亦然。 新按: 余在燕都, 尝治一王生, 患阴虚伤寒, 年出三旬, 而舌黑之甚, 其芒刺干裂, 焦黑如炭, 身热便结, 大渴喜冷, 而脉则无力, 神则昏沉。 群医谓阳证阴脉, 必死无疑。 余察其形气未脱, 遂以甘温壮水等药, 大剂进之, 以救其本, 仍间用凉水以滋其标。 盖水为天一之精, 凉能解热, 甘可助阴, 非若苦寒伤气者之比, 故于津液干燥, 阴虚便结, 而热渴火盛之证, 亦所不忌。 由是水药并进, 前后凡用人参, 熟地辈各一, 二斤, 附子, 肉桂各数两, 冷水亦一, 二斗, 然后诸证渐退, 饮食渐进, 神气俱复矣。 但察其舌黑, 则分毫不减, 余甚疑之, 莫得其解。 再后数日, 忽舌上脱一黑壳, 而内则新肉灿然, 始知其肤腠焦枯, 死而复活, 使非大为滋补, 安望再生。 若此一证, 特举其甚者纪之, 此外, 凡舌黑用补而得以保全者, 盖不可枚举矣。 所以凡诊伤寒者, 当以舌色辨表里, 以舌色辨寒热, 皆不可不知也。 若以舌色辨虚实, 则不能无误, 盖实固能黑, 以火盛而焦也, 虚亦能黑, 以水亏而枯也。 若以舌黄, 舌黑, 悉认为实热, 则阴虚之证, 万无一生矣。 古按: [金镜录]曰: 舌见全黑色, 水克火明矣, 患此者百无一治, 治者审之。 薛立斋曰: 余在留都时, 地官主事郑汝东妹婿患伤寒得此舌, 院内医士曾禧曰: 当用附子理中汤, 人咸惊骇而止。 及其困甚治棺, 曾与其邻复往视之, 谓用前药犹有生意。 其家既待以死, 拚而从之, 数剂而愈。 大抵舌黑之证, 有火极似水者, 即杜学士所谓薪为黑炭之意也, 宜凉膈散之类以泻其阳; 有水来克火者, 即曾医士所疗者是也, 宜理中汤以消阴翳。 又须以老生姜切平, 擦其舌, 色稍退者可治, 坚不退者不可治。 又按: 弘治辛酉, 金台姜梦辉患伤寒, 亦得此舌, 手足厥冷, 呃逆不止, 众医犹作火治, 几致危殆, 判院吴仁斋用附子理中汤而愈。 夫医之为道, 有是病必用是药, 附子疗寒, 其效可数, 奈何世皆以为必不可用之药, 宁视人之死而不救, 不亦哀哉! 凡用药得宜, 效应不异, 不可便谓为百无一治而弃之也。 [page] 饮水十九 凡伤寒饮水, 因内水消竭, 欲得外水自救, 若大渴欲饮一升, 止可与一碗, 常令不足, 不可太过。 若恣饮过量, 使水停心下, 则为水结胸, 留于胃则为噎, 为哕, 溢于皮肤则为肿, 蓄于下焦则为癃, 渗于肠间则为利下, 皆饮水太多之过也。 又不可不与, 又不可强与, 故曰: 若还不与非其治, 强饮须教别病生也。 凡阳明病口燥, 但欲嗽水而不欲咽者, 以热在经, 而里无热也, 必将为?, 不可与凉药。 按: 饮水一证, 本以内热极而阳毒甚者最其相宜, 若似乎止宜实邪, 不宜于虚邪也, 而不知虚证亦有不同。 如阳虚无火者, 其不宜水无待言也, 其有阴虚火盛者, 元气既弱, 精血又枯, 多见舌裂唇焦, 大渴喜冷, 三焦如焚, 二便闭结等证, 使非藉天一之精, 何以济然眉之急? 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标, 而继以甘温培其本, 水药兼进, 无不可也。 其有内真寒, 外假热, 阴盛格阳等证, 察其元气, 则非用甘温必不足以挽回, 察其喉舌, 则些微辛热又不可以近口。 有如是者, 则但将甘温大补之剂, 或单用人参煎成汤液, 用水浸极冷而饮之, 此以假冷之味, 解上焦之假热, 而真温之性, 复下焦之真阳, 是非用水而实亦用水之意, 余用此活人多矣, 诚妙之甚者也。 惟是假热之证, 则证虽热而脉则微, 口虽渴而便则不闭者, 此而欲水, 必不可与, 若误犯之, 则其败泄元阳, 为害不小, 有不可不慎也。 三阳阴证辨二十 足太阳膀胱经病, 凡发热头痛, 腰脊强, 肩背痛, 脉浮紧者, 是皆太阳证也。 若肩背畏寒, 恶心欲呕, 或眼目无神, 不欲见人, 喜暗畏明, 眼眶酸涩, 或喜向壁卧, 或戴眼上视, 或头倾身痛, 甚或颜色清白, 隐见青黑, 或丹田无力, 息短声微, 气促而喘, 或咽中闭塞, 或角弓发痉, 或小水清白, 或失小便, 或小便短赤而内不喜冷, 凡脉见浮空无力, 或沉紧细弱者, 皆太阳合少阴之阴证也。 足阳明胃经之病, 凡发热, 头目痛, 不得眠, 脉长而数者, 本皆阳明证也。 若面鼻恶寒, 面色青白, 或鼻尖冷, 口气不热, 或唇口青白微黑, 或气短声微, 鼻息不长, 懒于言语, 或戴阳面赤, 昏沉困倦多眠, 或烦躁, 面赤身热, 虚狂假斑, 脉反微细无力, 或身虽发热, 反欲得衣, 或口渴不欲饮水, 井水浆不入, 或恶寒寒栗, 恶心呕逆, 或肉?心悸, 或动气见于胸腹, 或四肢无力, 身重懒于举动, 或手足自冷, 肌肉之间以手按之, 殊无大热, 或大便不实, 自利腹痛, 凡脉见浮长无力, 或短细结促者, 皆阳明合太阴之阴证也。 足少阳胆经之病, 凡发热, 头耳牵痛, ?肋痛, 往来寒热, 脉见弦数者, 本皆少阳证也。 若身虽微热, 而时作时止, 时多畏寒, 或耳聋, 或头运, 或眼目羞涩, 或多惊怯恐畏, 或呕苦吐酸, 或恶心喜暖, 或爪青筋急囊缩, 或厥逆下利, 肠鸣小腹痛, 凡脉见弦数无力, 而沉细微弱者, 皆少阳合厥阴之阴证也。 以上乃三阳经之阴证。 阴证者, 即阳虚之证也, 皆大忌寒凉克伐之药, 妄用即死。 余恐将来复有如李子建之流者, 故特揭而出之, 用为提醒后人之鉴云。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伤寒十劝]之害二十一 天地间死生消长之道, 惟阴阳二气尽之, 而人力挽回之权, 亦惟阴阳二字尽之, 至于伤寒一证, 则尤切于此, 不可忽也。 第伤寒之阴证阳证, 其义有二, 所谓二者, 曰经有阴阳, 证有阴阳也。 经有阴阳, 则三阳为阳证, 三阴为阴证。 证有阴阳, 则实热为阳证, 虚寒为阴证。 凡经之阴阳, 则有寒有热, 故阳经亦有阴证, 阴经亦有阳证。 证之阴阳, 则有假有真, 故发热亦有阴证, 厥逆亦有阳证。 此经自经, 而证自证, 乃伤寒中最要之纲领, 不可混也。 而今之医流, 多不明此, 故每致混指阴阳, 肆行克伐, 杀人于反掌之间, 而终身不悟, 深为可慨。 原其由然, 非无所本, 盖本于李子建之[伤寒十劝]。 [十劝]之中, 惟八劝曰: 病已在里, 不可发汗; 九劝曰: 饮水不可过多; 十劝曰: 病后当忌饮食房劳; 凡此三者, 皆为得理, 然亦人皆知之, 无待其为劝矣。 此外七劝, 则悉忌温补。 如一劝云: 伤寒头痛及身热, 便是阳证, 不可服热药。 若此一说, 乃悉以阳经之表病, 认为内热之阳证, 治以寒凉, 必杀人矣。 观仲景治太阳经伤寒, 头痛发热无汗者, 用麻黄汤;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用桂枝汤; 太阳病, 发热头痛, 脉反沉, 身体疼痛者, 当救其里, 用四逆汤; 阳明病, 脉浮, 无汗而喘者, 出汗则愈, 宜麻黄汤。 凡此之类, 岂非皆用热药, 以治阳经之疼痛发热乎? 且凡寒邪之感人, 必先入三阳之表, 所以为头疼发热等证, 使于此时, 能用温散, 则浅而且易。 故岐伯曰: 发表不远热, 是诚神圣传心之旨, 惟仲景知之, 故能用温散如此, 是岂果阳经之病, 便是阳证耶? 经证不明, 而戒用温热, 最妄之谈, 此其一也。 又二劝曰: 伤寒必须直攻毒气, 不可补益。 若据此说, 则凡是伤寒, 尽皆实证, 而必无虚证矣, 何岐伯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又曰: 寒则真气去, 去则虚, 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 又观仲景论伤寒之虚证虚脉, 及不可汗吐下者, 凡百十余条, 此外如东垣, 丹溪, 陶节庵辈, 所用补中益气, 回阳返本, 温经益元等汤, 则其宜否温补, 概可知矣。 矧今之人, 凡以劳倦七情, 色欲过度, 及天禀薄弱之流, 十居七八。 使以此辈一旦因虚感邪, 若但知直攻毒气, 而不顾元阳, 则寇未逐而主先伤, 鼠未投而器先破, 顾可直攻无忌乎? 凡受斯害, 死者多矣, 妄谈之甚, 此其二也。 又三劝曰: 伤寒不思饮食, 不可服温脾药。 据此一说, 则凡见伤寒不食者, 皆是实热证, 而何以仲景有曰: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又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饮, 而反吐者, 以其发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以胃中虚冷故也。 又曰: 食谷欲呕者,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 若此之类, 岂非皆寒证之宜温者耶? 但伤寒之热证固不能食, 而寒证之不食者尤多, 以中寒而不温脾, 则元阳必脱而死矣。 此妄谈之三也。 又四劝曰: 伤寒腹痛, 亦有热证, 不可轻服温暖药。 据所云亦有热证, 则寒证居多矣, 寒痛既多, 则何不曰不可轻服寒凉药, 而特以温暖为禁者何也? 独不见仲景之治腹痛, 有用真武汤者, 有用通脉四逆汤者, 有用四逆散加附子者。 有曰手足厥冷, 小腹满, 按之痛者, 此冷结膀胱关元也。 使以此证而亦忌温暖, 则寒在阴分, 能无毙乎? 此妄谈之四也。 再如五劝之伤寒自利, 不可例服补药, 暖药, 止泻药, 六劝之禁用艾火, 七劝之手足厥冷, 不可例作阴证等说, 总属禁热之谈, 余亦不屑与之多辨, 第拓取圣贤成法, 明哲格言, 再悉于此, 用救将来, 是诚今日之急务也。 因详考仲景[伤寒论], 见其所列三百九十七法, 而脉证之虚寒者, 一百有余; 一百一十三方, 而用人参者二十, 用桂附者五十有余。 又东垣曰: 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又薛立斋曰: 大凡元气虚弱而发热者, 皆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凡若此者, 岂皆余之杜撰耶? 岂子建诸人一无所见耶? 若无所见, 胡可妄言? 若有所见, 胡敢妄言? 今观彼十劝之中, 凡禁用温补者, 居其八九, 而绝无一言戒及寒凉, 果何意哉。 因致末学认为圣经, 遂悉以阴证作阳证, 悉以虚证作实证, 但知凉泻之一长, 尽忘虚寒之大害。 夫生民元气足者其几, 能堪此潜消暗剥之大盗乎? 嗟! 嗟! 何物匪才, 敢言十劝, 既不能搜罗训典, 明析阴阳, 又不能揣摩实虚, 原终要始, 总弗求阳德之亨, 全不识冰霜之至。 后学者多被所愚, 致造终身之孽, 无辜者阴受其戮, 讵思冤魄可怜。 余言及此, 能不转慈悲为愤怒, 借笔削为箴规, 独思深诋先辈, 岂出本心, 亦以目击多艰, 难胜鸣咽, 实亦有为而云然。 盖以久感之余, 复有所触, 适一契姻, 向以中年过劳, 因患劳倦发热, 余为速救其本, 已将复元, 忽遭子建之徒, 坚执十劝以相抗, 昧者见其发热, 反为左袒, 不数剂而遂以有生之徒, 置之死地。 因并往日见闻, 倍加伤惨, 诚可痛可恨也。 子建, 子建, 吾知多冤之积于尔者久矣, 故悉此论, 以解尔此后之冤孽, 尔若有知, 尚知感否。 论伤寒古治法二十二 凡伤寒治法, 必当先知经络次序, 如一日在太阳, 则为发寒, 头痛等证; 二日在阳明, 则为目痛, 鼻干不眠等证; 三日在少阳, 则为耳聋, ?痛, 寒热, 口苦等证; 四日在太阴, 则为腹满自利等证; 五日在少阴, 则为舌干口燥等证; 六日在厥阴, 则为烦满囊缩等证, 此伤寒传经之大概也。 然病有不同, 证有多变, 故不可以一定之法, 凿凿为拘。 今人有不知察变者, 每按日按经, 执方求治, 则证多不合, 益见其难矣。 即如发热, 无汗, 头痛者, 宜于发汗, 本太阳经之证治也, 然仲景曰: 阳明病, 外证云何? 曰: 身热, 汗自出, 不恶寒, 反恶热, 此阳明之发热也; 曰: 阳明病, 反无汗, 而小便利, 呕而欬, 手足厥者, 必苦头痛, 此阳明之无汗头痛也; 曰: 伤寒, 脉弦细, 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 此少阳之头痛发热也。 凡三阳皆为表证, 而惟少阳则曰半表半里, 不可发汗。 然法曰: 尺寸俱浮者, 太阳受病也; 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 尺寸俱弦者, 少阳受病也, 此三经皆受病, 未入于府者, 可汗而已, 岂非少阳亦所当汗乎? 此三阳之治, 宜乎若此。 至于三阴, 则亦有若此者, 如曰: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曰: 厥阴证, 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四逆汤, 攻表桂枝汤, 凡此皆三阴之发热, 三阴之当汗者也。 至于下证, 则惟独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 若不之, 恐邪气乘虚内陷, 故不可攻, 其它五经, 皆有下证。 由此观之, 则三阳何尝无里证, 三阴何尝无表证。 故善治者, 但见表邪未解, 即当解表, 若表证未解, 不可攻里也; 但见里证已具, 即当攻里, 若里证未实, 尚宜和解也。 或汗, 或和, 或下, 但当随证缓急, 而用得其宜, 即古今画一之法也。 论古法通变二十三 凡用药处方, 最宜通变, 不可执滞。 观仲景以麻黄汤治太阳经发热头痛, 脉浮无汗之伤寒, 而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亦用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亦用之, 此麻黄汤之通变也。 又如桂枝汤, 本治太阳经发热汗出之中风, 而阳明病如疟状, 日晡发热, 脉浮虚, 宜发汗者亦用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 当以汗解者亦用之; 太阴病, 脉浮, 可发汗者亦用之; 厥阴证下利, 腹胀满, 身疼痛, 宜攻表者亦用之, 此桂枝汤之通变也。 又如小柴胡汤, 本治少阳经?痛干呕, 往来寒热之伤寒, 而阳明病潮热胸?满者亦用之; 阳明中风, 脉弦浮大, 腹满?痛, 不得汗, 身面悉黄, 潮热等证亦用之; 妇人中风, 续得寒热, 经水适断, 热入血室, 如疟状者亦用之, 此小柴胡之通变也。 由此观之, 可见仲景之意, 初未尝逐经执方, 而立方之意, 多有言不能悉者, 正神不可以言传也。 所以有此法, 未必有此证, 有此证, 未必有此方。 即仲景再生, 而欲尽踵其成法, 吾知其未必皆相合, 即仲景复言, 而欲尽吐其新方, 吾知其未必无短长。 于戏! 方乌足以尽变, 变胡可以定方, 但使学者能会仲景之意, 则亦今之仲景也, 又何必以仲景之方为拘泥哉。 余故曰: 用药处方, 最宜通变, 不当执滞也。 虽然, 此通变二字, 盖为不能通变者设, 而不知斯道之理, 又自有一定不易之要焉。 苟不知要, 而强借通变为谭柄, 则胡猜乱道, 何匪经权, 反大失通变之旨矣。 [page] 麻黄桂枝辨二十四 按: [伤寒论]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 无汗而喘者, 名为伤寒, 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桂枝汤主之。 此以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故用麻黄汤; 有汗脉缓者为中风, 故用杜枝汤, 是其辨也。 又[论]曰: 桂枝本为解肌,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 然何以又曰: 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阳明病, 日晡所发热, 脉虚浮者, 宜发汗, 发汗宜桂枝汤, 是岂桂枝为止汗者耶? 但麻黄汤无芍药, 而用麻黄, 桂枝汤无麻黄, 而用芍药, 盖桂枝性散, 芍药性敛, 以芍药从桂枝, 则桂枝不峻, 以桂枝从芍药, 则芍药不寒。 然以芍药之懦, 终不胜桂枝之勇, 且芍药能滋调营气, 适足为桂枝取汗之助, 故桂枝汤亦是散剂, 但麻黄汤峻, 而桂枝汤缓耳。 故凡寒邪深固者, 恐服桂枝不能解表, 则反以助热, 所以脉紧无汗者, 宜麻黄不宜桂枝; 若脉浮缓有汗, 或浮弱者, 以其风邪尚浅, 宜桂枝不宜麻黄也。 此麻黄汤为发表之第一, 而桂枝汤则解表之次者也。 今时医不能察此, 但闻汗不出者, 不可与桂枝, 便谓桂枝能止汗, 误亦甚矣, 而不知止汗在芍药, 不在桂枝也。 但桂枝性温, 能强卫气, 如[内经]曰: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者, 此亡阳而汗也, 助阳乃可以止汗, 则正宜用桂枝矣。 又[伤寒论]以太阳病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汗出脉缓者为中风, 此风寒之辨也。 然大青龙汤证治曰: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是岂非太阳中风亦有脉紧无汗者耶? 可见风之与寒, 本不相远, 但风邪浅而寒邪深耳, 浅属阳而深属阴耳。 且近见外感寒邪者, 率皆伤寒发热脉紧无汗等证, 至于中风一证, 谓其脉缓有汗, 而复发热者, 其病本不多见, 即有之, 亦必外因者少, 而内因者多也。 倘学者以风寒二字, 及麻黄桂枝二汤, 必欲分其阴阳同异, 而执以为辞, 则失之远矣。 本门前卷有风寒辨, 宜并察之。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二十五 余究心伤寒已久, 初见合病并病之说, 殊有不明, 而今始悉之。 夫所谓合病者, 乃二阳, 三阳同病, 病之相合者也。 并病者, 如太阳先病不解, 又并入阳明, 少阳之类也。 观仲景曰: 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 不可下。 按此云转属阳明, 则自太阳而来可知也, 云太阳病证不罢, 则二经皆病可知也。 凡并病者, 由浅而深, 由此而彼, 势使之必然也。 此合病并病之义, 而不知者皆以此为罕见之证, 又岂知今时之病, 则皆合病并病耳。 何以见之? 盖自余临证以来, 凡诊伤寒, 初末见有单经挨次相传者, 亦未见有表证悉罢, 止存里证者, 若欲依经如式求证, 则未见有如式之病, 而方治可相符者, 所以令人致疑, 愈难下手, 是不知合病并病之义耳。 今列其大略如左: 合病者, 乃两经三经同病也。 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 此太阳之证, 而更兼不眠, 即太阳阳明合病也; 若兼呕恶, 即太阳少阳合病也。 若发热不眠, 呕恶者, 即阳明少阳合病也。 若三者俱全, 便是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者, 其病必甚。 三阳与三阴本无合病, 盖三阳为表, 三阴为里, 若表里同病, 即两感也。 故凡有阴阳俱病者, 必以渐相传而至, 皆并病耳, 此亦势所必至, 非合病, 两感之谓。 并病与合病不同, 合病者, 彼此齐病也; 并病者, 一经先病, 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 如太阳先病, 发热头痛, 而后见目痛, 鼻干不眠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阳明也; 或后见耳聋?痛, 呕而口苦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少阳也; 或后见腹满嗌干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太阴也; 或后见舌干口燥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少阴也; 或后见烦满囊缩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厥阴也。 若阳明并于三阴者, 必鼻干不眠, 而兼三阴之证。 少阳并于三阴者, 必耳聋呕苦, 而兼三阴之证。 阴证虽见于里, 而阳证仍留于表, 故谓之并。 凡患伤寒, 而始终热有不退者, 皆表邪之未解耳, 但得正汗一透, 则表里皆愈, 岂非阴阳相并之病乎。 今之伤寒率多并病, 若明此理, 则自有头绪矣。 治此之法, 凡并病在三阳者, 自当解三阳之表, 如邪在太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表, 治宜轻清; 邪在阳明者, 当知为阳中之里, 治宜厚重; 邪在少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枢, 治宜和解。 此虽解表之大法, 然余仍有心法, 详载[新方八略]中。 故或宜温散, 或宜凉散, 或宜乎散, 或宜补中而散, 是又于阴阳交错之理, 有不可不参合而酌用者, 皆治表之法也。 至于病入三阴, 本为在里, 如太阴为阴中之阳, 治宜微温; 少阴为阴中之枢, 治宜半温; 厥阴为阴中之阴, 治宜大温, 此阴证之治略也。 然病虽在阴, 而有兼三阳之并病者, 或其邪热已甚, 则自宜清火; 或其表尚未解, 则仍当散邪, 盖邪自外入, 则外为病本, 拔去其本, 则里病自无不愈者, 此所以解表即能和中也。 若表邪不甚, 而里证为急, 又当先救其里, 盖表里之气, 本自相关, 惟表不解, 所以里病日增, 惟里不和, 所以表邪不散, 此所以治里亦能解表也。 但宜表宜里, 或此或彼之间, 则自有缓急先后一定不易之道, 而非可以疑似出入者, 要在乎知病之薮, 而独见其必胜之机耳, 此又阴阳并病之治略也。 惟是病既在阴, 必关于脏, 脏气为人之根本, 而死生系之。 故凡诊阴证者, 必当细察其虚实, 而补泻寒热, 弗至倒施, 则今时之治要, 莫切乎此矣。 治法二十六 凡治伤寒, 不必拘于日数, 但见表证, 即当治表, 但见里证, 即当治里, 因证辨经, 随经施治, 乃为良法。 若表邪未解, 即日数虽多, 但有表证而脉见紧数者, 仍当解散, 不可攻里也。 若表邪已轻, 即日数虽少, 但有里证而脉见沉实者, 即当攻里, 不可发表也。 然此二者, 一曰发表, 一曰攻里, 皆以邪实者为言也。 其有脉气不足, 形气不足者, 则不可言发言攻, 而当从乎补矣。 但补有轻重, 或宜兼补, 或宜全补, 则在乎明而慧者之用之如法耳。 伤寒但见发热恶寒, 脉紧数, 无汗, 头项痛, 腰脊强, 或肢体酸软者, 便是表证, 不拘日数多寡, 即当解散, 但于阴阳虚实, 不可不预辨也, 而于后开汗散方中择宜用之。 伤寒但见往来寒热, ?痛, 口苦而呕, 或渐觉耳聋, 脉见弦数者, 即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 治宜和解, 以新方诸柴胡饮, 及小柴胡汤之类, 酌宜用之。 然少阳之治有三禁, 曰不可汗, 吐, 下也。 伤寒如头痛, 发热, 恶寒表证之类悉除, 反见怕热, 躁渴谵语, 揭去衣被, 扬手掷足, 斑黄发狂, 或潮热自汗, 大便不通, 小便短赤, 或胸腹胀满疼痛, 或上气喘促, 脉实有力者, 即是传里之热证, 不拘日数多少, 即当清里。 如果实邪内结, 不得宣通, 此必大为涤荡, 庶使里通而表亦通也。 然必其胸腹胀满, 肠胃燥结, 而大满大实坚者, 乃可攻之。 故法曰: 痞满燥实坚, 五者具而后可下。 又曰: 下不嫌迟。 盖恐内不实而误攻之, 则必致不救矣。 凡治伤寒, 如时寒火衰, 内无热邪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温热剂散之; 时热火盛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甘凉剂散之; 时气皆平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甘平剂散之, 此解散之要法也。 盖人在气交之中, 随气而化, 天地之气寒, 则宜辛热, 天地之气热, 则宜辛凉, 经文既以冬为伤寒, 春为温病, 夏为暑病, 名既因时而易, 则方亦不容不随时而更也。 第以凉散之法, 当知所辨, 必其表里俱有热证, 方可兼用清凉, 若身表虽热, 而内无热证者, 此以表邪未解, 因寒而为热也, 不可妄用凉药。 盖恐表寒未除, 而内寒复至, 以寒遇寒, 则凝结不解, 必将愈甚, 经曰: 发表不远热, 正此之谓也。 且舍时从证, 尤为治伤寒紧要之法, 此又不可不知常变。 凡暑热盛行, 瘟疫大起, 焦渴斑黄, 脏腑如火, 此则或用寒肃, 以清其里, 或用寒散, 以救其表, 但当察表里而酌缓急之宜也。 论虚邪治法二十七 凡伤寒治法, 在表者宜散, 在里者宜攻, 此大则也。 然伤寒死生之机, 则全在虚实二字, 夫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故伤寒为患, 多系乘虚而入者。 时医不察虚实, 但见伤寒, 则动曰伤寒无补法, 任意攻邪。 殊不知可攻而愈者, 原非虚证, 正既不虚, 邪自不能害之, 及其经尽气复, 自然病退, 故治之亦愈, 不治亦愈, 此实邪之无足虑也。 惟是挟虚伤寒, 则最为可畏, 使不知固本御侮之策, 而肆意攻邪, 但施孤注, 则凡攻散之剂, 未有不先入于胃, 而后达于经, 邪气未相及, 而胃气先被伤矣, 即不尽脱, 能无更虚? 元气更虚, 邪将更入, 虚而再攻, 不死何待? 是以凡患伤寒而死者, 必由元气之先败, 此则举世之通弊也。 故凡临证者, 但见脉弱无神, 耳聋手颤, 神倦气怯, 畏寒喜暗, 言语轻微, 颜色青白, 诸形证不足等候, 便当思顾元气。 若形气本虚, 而过散其表, 必至亡阳; 脏气本虚, 而误攻其内, 必至亡阴, 犯者必死。 即如元气半虚, 而邪方盛者, 亦当权其轻重, 而兼补以散, 庶得其宜。 若元气大虚, 则邪气虽盛, 亦不可攻, 必当详察阴阳, 峻补中气。 如平居偶感阴寒, 邪未深入, 但见发热身痛, 脉数不洪, 内无火证, 素禀不足者, 即当用理阴煎加柴胡, 或加麻黄, 连进一二服, 其效如神, 此常用第一方也。 此外诸证, 如虚在阳分, 则当以四柴胡饮, 补中益气汤, 或八珍汤, 理中汤, 温胃饮之类, 此温中自能发散之治也。 若虚在阴分, 而液涸水亏, 不能作汗, 则当用补阴益气煎, 三柴胡饮, 或三阴煎, 左归饮之类, 此壮水制阳, 精化为气之治也。 若阴盛格阳, 真寒假热者, 则当以大补元煎, 右归饮, 崔氏八味丸料之类, 此引火归原之治也。 其有阴盛阳衰之证, 身虽发热, 而畏寒不已, 或呕恶, 或泄泻, 或背凉如水, 或手足厥冷, 是皆阳虚之极, 必用大温中饮, 或理阴煎, 不可疑也。 若果邪火热甚, 而水枯干涸者, 或用凉水渐解其热。 表未解而固闭者, 或兼微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